冯友兰

【生卒】:1895~1990

【介绍】:

冯友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提供

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月十六日(1895年12月4日),卒于1990年12月4日。

生平 冯友兰幼年丧父,由母亲教养成才。191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18年毕业后任教于开封一所中等专科学校。次年考取河南官费留学,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3年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在J.杜威指导下,以《天人损益论》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兼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上及院士评议会委员。1949年以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哲学研究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第二至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并被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学术思想和活动 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新理学思想体系 冯友兰一生关切的问题,集中说来,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他生活在不同文化矛盾冲突的时代,如何理解、处理这些文化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何以自处,正是他解答的核心问题。他一生的志事在“阐旧邦以辅新命”,即他努力促进中国的创造、日新、现代化,同时又力求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他时而强调这一面,时而强调那一面。他创立的“新理学”的哲学思想体系与十力的“新唯识论”思想体系、金岳霖的“论道”思想体系,堪称现代哲学的三绝。

冯友兰以人文的自觉,批评了唯科学主义的误导。他分疏了“科学”与“哲学”、“实际”与“真际”。他针对维也纳学派“拒斥形上学”的运动做出辨析,指出最哲学的哲学形上学不能废弃。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上学是好的、真正的形上学,看起来不切实用,然而它却能提高人的境界,指导人生,给人以安身立命、乐天知命之根据,使人受用无穷。这是无用之用,是乃大用。经过现代哲学的洗礼,传统形上学完全可以发扬光大。同样是重建儒家的道德形上学。冯友兰与熊十力恰恰构成对立的两极。冯友兰形上学的路数,大体上是《易》、《庸》——程朱的路数。其特点是以柏拉图、新实在论哲学,以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来重建程朱理学,凸显了逻辑先在的理世界的主宰性。他40年代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贞元之际所著书”)之中心范畴是“理”、“气”、“道体”、“大全”,范畴体系围绕“理”与“气”而展开。冯氏哲学主要讨论“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突出强调本体(理世界)的客体性、必然性、共性。冯氏哲学在外王学层面上,从肯定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由传统到现代变革的世界大势的角度,论证中国的出路在于由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转变为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产业革命、工业化、生产力的发展。冯氏指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共相是必须学的,也是可能学的;殊相是不可能学的,也是不必学的。如此“别共殊”,即指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性”或“类”的区别。我们学习西方是学其在现代化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在内圣学层面上,冯氏哲学重视人禽之别、人之所以为人的共性问题。他指出,本体是共相,是人之所共由的做人之理、之道。他认为,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具有客观性。宇宙、人伦、万物各类,都有分别遵循的原理(道),也有整体的原理(道)。事物若要保持完善的状态,它的运行必须在恰当的地位、限度和时间中进行,人的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遵循这些道和理,因此,必须通过道德知识的积累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使人自我觉悟(“觉解”个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在日常人伦中穷理尽性,最终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冯氏道德形上学带有主知主义的特性,即强调形上与形下、理与气、心与性的区别,先疏离,然后再统合。这种分析型的道德形上模式,强调道德修养、道德境界提升的层次、模型、标准、规范,显得有理性、有秩序。

人生哲学和人类精神反思的方法学 冯友兰早年的《人生哲学》、中年的《新原人》、晚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关于原始儒、道、玄学、禅宗和宋明道学之境界的体悟是他的哲学中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他指出,哲学的目的是确定理想人生,是要解决人的安身立命的问题。他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形上学是哲学中底最重要底一部分。因为它代表人对于人生底最后底觉解。这种觉解,是人有最高底境界所必需底。”(《新知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中国哲学史新编》)反思的思想是以人生为对象的,在人生中思想人生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反思到极至,当然必须超越逻辑、超越经验。冯友兰面对《新理学》内在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从“正的方法”(逻辑分析)逐渐归于“负的方法”(生命体验)。他又强调:哲学家必须有系统地表达人类精神的反思,又必须使用正的方法;正负方法并不矛盾,倒是相辅相成。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意不在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道德是自律。哲学使人觉解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中的道德原理。天地境界亦是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才能获得对宇宙人生根蒂的洞悉。中国哲学的任务,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启示人生是一成就道德(成贤,或道德境界)并超越道德(成圣,或天地境界)的历史过程。冯氏哲学由主知主义的道德形上学,走向了超道德的形上学(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归途是合内外、一天人、天地万物一体。中国哲学既内在又超越、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世间即出世、即伦理世界即超越世界的特点,在熊十力“仁、心的本体论”和冯友兰“诚、理的本体论”中又得到有力的证明。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具有开创性。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融铸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尽管如此,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性却仍然存在。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各主要流派之思想史料的爬梳和解释比较准确而平易,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比较恰当。他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至今仍有价值。尔后,他关于子学起源的一组研究论文(收入《中国哲学史补》)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的《新原道》和《中国哲学简史》成功地向外国人介绍了中国哲学,便于整体地把握中国哲学精义。80年代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写得不很成功。《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一部很重要的专业工具书。

著作 冯友兰主要著作有:《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上下卷)、《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新编》(1~7册)等。其中,《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中国哲学之精神》(即《新原道》)均有英译本,前者还有日译本;而《中国哲学简史》(原名《中国哲学小史》)原是作者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南斯拉夫文译本,1985年才有中文译本。上述著作在欧美有广泛影响,至今仍为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教材。冯友兰的全部著作约500万字,现编为《三松堂全集》,共14卷,1985~1994年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钱穆 下一篇:《书序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