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湿壁画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654页(366字)

西欧古代传统的壁画都是采用水溶矿物性颜料绘制于特制的“灰泥”衬底之上。

由于在干燥的“灰泥”上作画有易于剥落的缺陷,自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创造出一种将涂料绘于潮湿的“灰泥”之上的方法。采用这种使画面得以长久保存的方法的壁画即被称为湿壁画。

流传至今的许多欧洲着名壁画,如达·芬奇的《最后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审判》、拉菲尔的《雅典学院》均属湿壁画的范例。湿壁画的简要制作过程是:在处于墙壁底层的较粗“灰泥”上,涂以较细的第二层“灰泥”,并先将素描画稿透描其上,再以第三层更细的“灰泥”(即壁画表层)逐步涂上并再描画稿,保持其潮湿状态,最后以溶于石灰水的颜料分层地画出色彩和明暗。

这样,颜料就同壁画表层结为一体,不致历久而脱落。正因如此,后人欲伪造或修复古代的湿壁画都是极为困难的。

上一篇:石狮 下一篇:石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