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行为修正激励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189页(531字)

美国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工具性的性质。人们由于某种需要而引起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偶发的一种反应成为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因而人们就学习利用这种反应去操纵环境,达到目的。由于这种反应是产生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故称之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只有在强化的条件下才能学会,而强化又取决于反应,不取决于对刺激的感知。

将这种理论应用于管理就是行为修正激励论。这一理论认为,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起到了强化、激励的作用,反之,则这一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称为“正强化”,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处罚,使之减弱、消退,称为“负强化”。运用强化手段,可以使人们的行为得到定向控制和改造,最后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这一理论认为,采用强化手段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时,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①强化是对行为的定向控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应把达到目标的整个行为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来完成;③及时反馈,让人们及时知道自己行为活动的后果;④运用强化手段,必须奖惩结合。

上一篇: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凯利三度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