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香蕉象甲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11页(1754字)

【形态特征】:

香蕉象甲成虫 体长10-11毫米,体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密布刻点。头部延伸成筒状,略向下弯,触角所在处特别膨大。前胸背板大而遍布刻点,仅中央中线的中段留有1条光滑无刻点的直带纹。鞘翅端部近圆形,足的第3跗节不扩展如扇形。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幼虫乳白色,肥大,弯曲无足。头赤褐色,体多横皱。蛹乳白色,头弯向腹面。头喙可伸达中足胫节末端。

香蕉双黑带象甲成虫与香蕉象甲相似,但体略较长大,体背面红褐色,前胸背板有两条黑色纵带。足的第3跗节扩展如扇形。其它各虫态与香蕉象甲相近似(图5-6)。

图5-6 香蕉双黑带象甲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发生规律】:

两种香蕉象甲在香蕉产区,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可见到各个虫态。冬季各虫态均可越冬,但以幼虫为主,成虫其次。每年3-6月幼虫发生数量较多,以5-6月是为害最烈的时期。春夏世代卵期6-15天,幼虫期35-44天,蛹期18-21天。

成虫和幼虫喜在潮湿的蕉组织中,通常在含水量大的腐烂叶鞘内生活。成虫有怕光和假死习性,白天常隐藏在叶鞘内侧或腐烂的叶鞘中,夜出活动。成虫产卵于表层叶鞘组织内的孔隙中,卵产在假茎上部最多。产卵处表面有水渍状的褐色斑点和少量胶质物外溢。初孵幼虫先在外层叶鞘蛀害,后向中心较嫩的组织内取食,主要集中在蕉茎的中上段为害,孔道纵横,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严重时蕉株腐烂倒折。成长幼虫在蛀道中用嚼细蕉杆纤维结成茧室,化蛹其中。

香蕉象甲的生活习性与双黑带象甲相似,主要不同之处是成虫产卵在接近地面的蕉株假茎内,幼虫主要蛀食接近地面至地下的茎部。

【防治方法】:

(1)禁止有虫蕉苗引进新蕉区。采用春、夏生长旺盛季节抽生的吸芽为种苗,并加以严格检查。防止象甲随同蕉苗传播新区。

(2)及时清除收获后的残株,消灭茎内的象甲。

(3)冬末春初结合清园时,将有虫的叶鞘割除,集中烧毁。亦可在产卵前后,剥除假茎外层枯烂部分,以防成虫产卵为害。

(4)在春暖期,把假茎外层去掉,人工捕捉群集于叶鞘基部或假茎外鞘内的成虫,连续捕捉,可减轻为害。

(5)药剂防治,应抓住越冬代幼虫的幼龄期(约11月底)和该代幼虫产生第一代幼龄幼虫的高峰期(约4月初)。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株5-10克施入土穴或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穴用3克;亩用2%杀螟松粉剂1.5公斤混10公斤细沙,加入少量茶麸粉混合后,撒在叶柄基部与假茎相接的凹陷处,杀死茎内成虫、幼虫;或在蕉身上端叶柄内灌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8%氯吡硫磷(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每株用150-200毫升,效果良好。

(6)用2%杀螟松粉剂或甲六粉,或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1公斤,混合约30公斤的黄泥土,加适量水制成药剂泥浆涂假茎,防治效果较好。

香蕉象甲类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是香蕉的重要害虫。以香蕉和西贡蕉为主要寄主。在只有大蕉的地区则集中为害大蕉。为害香蕉的象甲类常见有两种:香蕉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 Germar)和香蕉双黑带象甲(Odoiporus sp.)。属鞘翅目象虫科。两种象甲常在果园混合发生,但以双黑带象甲发生数量较多,为害较烈。两种象甲的成虫取食叶片和假茎。幼虫蛀食假茎自地下根头至地上假茎顶端。为害严重时,蛀道纵横交错,引起茎部腐烂,使之死亡。

上一篇:8.褐黄球须刺蛾 下一篇:11.桔小实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