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香蕉花叶心腐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02页(1608字)

【症状】:

蕉株病叶片呈现长短不一的褪绿黄色条斑和棱形圈斑。严重时,全叶呈现黄色条纹与绿色部分相间的花叶症状,多从叶边缘向中脉扩展,以叶正面更明显,最后病斑坏死。病株叶缘有轻微卷曲,顶部叶片有扭曲和束生的倾向。幼株感病,明显矮缩,甚至死亡。心叶和假茎内部出现水渍状病部,病株心部叶片扭曲,纵切或横切病株假茎,可见叶鞘变黑而腐烂,心叶枯死,出现心腐现象(图5-2)。

图5-2 香蕉花叶心腐病

1.叶片症状(示褪绿黄色条纹和梭状斑) 2.假根切面症状(示黑色坏死病部) 3.内层假根(部分)症状(示长条线状和斑块坏死病部)

【病原】:

本病原认为是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球形,直径26纳米,稀释终点为1∶100-1∶1000,体外存活期为12-24小时,可通过汁液摩擦和蚜虫传染。

【发病规律】:

本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株的及其吸芽

或感病的杂草。病害除蕉苗带毒传染外,在病区里的自然传播媒介主要由棉蚜等多种蚜虫。通过汁液摩擦可传染发病。潜育期一般为2-3个月,个别可长达12-18个月;感染幼嫩吸芽的为5-7天。病毒寄主很多,包括瓜类,豆科植物和蕉园杂草。

本病发生在温暖干燥年份较为严重,这与蚜虫发生量有密切关系,每年发病高峰期为5-6月间。广西玉林市在每年4月开始发生黄化斑驳症状,然后病株率逐月增加,8月上旬高峰期,中旬后增加渐慢。新抽生的幼嫩组织及心叶较易感病,这可能与蚜虫喜爱在这些部位上吸食有关系。发病与品种有一定关系:矮杆香蕉的耐害性、恢复性比高杆香蕉强。

【防治方法】:

此病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病毒性病害,目前在我国香蕉产区发生仍不十分普遍,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以消灭。

(1)实行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蕉苗,以保护无病区和新区。

(2)种植无病吸芽或组织培养苗。

(3)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将病株、蕉头和吸芽,就地斩碎晒干或深埋、沤肥,或用除草剂毁灭。

(4)增施钾肥,不要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

(5)清除香蕉园附近杂草,避免在香蕉园间种植或在香蕉园附近种植瓜,豆类植物,以免花叶病毒传染和减少虫媒。

(6)每隔两周淋3%石灰水,以中和土中酸性,改变不适宜病毒生长环境。

(7)喷药防治蚜虫,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杀。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早期发病植株生长矮缩,严重的枯心致死,中后期发病香蕉果多属无收,损失很大。此病蔓延扩展较快,在广州某园艺场1976年发病率仅0.2%,到1977年9月就高达50%;在广西玉林市各乡、镇的发病面积,为害程度逐渐扩大和加重。1987年发病面积10万多亩,占种植面积的78.71%,比1986年58.82%增加19.89%。1987年平均病株率为1.96%,折算失收1761.55亩,损失人民币158万多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