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荔枝霜疫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25页(1811字)

【症状】:

霜疫霉病因受害部位和时期不同,有以下几种症状类型:

(1)侵染果实 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能侵染,但以成熟期或将近成熟期受害最多。果实受害,多从果蒂开始,先在果皮表面出现褐色不规则的病斑,以后迅速扩展直至全果变黑,果肉腐烂,并渗出黄褐色带酸臭味的汁液(图2-1)。

图2-1 荔枝霜疫病

1.病果 2.病原菌

(2)侵染花穗受害花朵及花梗初呈淡黄色,3-4天变黄色,病害迅速扩展,使整个花穗变褐腐烂。

(3)侵染嫩叶 初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成为黄绿色至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使叶片于枯脱落。

在发病中后期,连续阴雨或空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霜霉层。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一种真菌,属鞭毛菌亚门。菌丝多分枝,无分隔,孢囊梗直立,以双分叉状锐角分枝,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柠檬形,顶端有明显的乳头状突起。温度在8-22℃时产生5-12个具二根鞭毛的游动孢子。此菌还可以在病组织内或培养基内产生有性阶段的卵孢子。由于本菌的无性阶段很象霜霉菌,故过去称霜霉病,但有性阶段的许多性状又象疫霉菌,故后定为霜疫霉菌。

【发病规律】:

(1)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病组织或士壤中越冬。翌年春萌发产生孢子囊,成为初侵染来源。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引致病害的传播和扩展。

(2)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 冬春雨天多,阴雨连绵,3-4月间温度上升是荔枝疫病大流行时期,引致大量落花和霉烂。果熟期久雨不晴,一般以5-6月间,气温在25℃左右,早、中熟品种的果实将严重受到感染,造成大量落果和烂果。迟熟品种发病轻,原因是6月中旬以后,气温渐高,在感病的熟果期,正是高温少雨,不利于病菌侵染。

此外,凡土壤比较湿润,枝叶茂盛的树,结果多的树发病严重。荫蔽湿度大的树冠下部比透光好的树冠其他部位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

(1)采果后结合修剪,剪除荫枝、枯枝、病虫害枝,消除地面落叶、落果,集中烧毁,然后全面喷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一次(可兼治荔枝瘿螨),或90%乙磷铝可溶性粉剂500-600倍液一次。喷药时最好连树冠下的地面也喷洒一遍。

(2)在开花期遇高温阴雨天气,雨停后即人工摇树,使花穗上的雨水或病花摇落,花穗容易干燥,不易诱发霜疫霉病菌。

(3)遇高温阴雨,霜疫霉病菌蔓延严重时,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粉状填充剂按1∶9拌匀,用纱布包好,扎于竹杆末端摇散在发病部位树冠,可控制病菌蔓延。

(4)发病较严重的果园,尤其是阴雨连绵的3-4月,要在春季抽梢期和花蕾期各喷一次药,保护嫩叶和花穗。保护果实,则从果实期开始,每隔15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4次。一般的果园,则在幼果期和果实成熟前15-20天内各喷药一次。药剂可选用:90%乙磷铝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5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在梢期和果实成熟期喷雾;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石灰和草木灰以1∶1施在树盘土面,预防效果良好。

荔枝霜疫霉病(Peronophythora litcni Chen.)又称疫病,是荔枝的严重病害。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各荔枝产区,除侵染果实引致落果、烂果外,还可侵染嫩梢和花穗,引致落花和花腐,影响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