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桔绿天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34页(1843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4-27毫米,体宽6-8毫米,墨绿色,有金属光泽,腹面绿色并有银灰色绒毛,足和触角深蓝或墨绿色后足腿节紫蓝色。从额区有1条纵沟伸到头顶区,触角第5-10节外端角尖刺状,雄虫触角略长于体。前胸背板长与宽相近,侧刺突略钝,小盾片光滑;鞘翅多刻点和皱纹,无斑纹。雄虫腹部可见6节,雌虫5节。

卵 长4.7毫米,宽3.5毫米,长扁圆形,黄绿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6-55毫米,前胸宽7毫米,圆柱形,桔黄色,第5-7腹节最长,第1-2腹节侧而密生粗短的褐色毛。前胸背板前区红褐色,多粗糙刻点,中区色较深;后区两侧沟深陷、中央骨化板平而隆起,淡紫色。3对胸足细小。中、后胸与腹部第1-7节背、腹面具步泡突,其上1条横沟,中沟与侧沟明显,沟的两侧均有散布褐色微粒的珠形瘤突。肛门3裂。

蛹 体长19-25毫米,宽6毫米,黄色。头部长形,向后贴向腹面,翅芽达到第3腹节,背面具褐色刺毛(图1-42)。

图1-42 桔绿天

1.成虫 2.蛹 3.幼虫 4.树干被害状

【发生规律】:

四川福建广东每年发生一代,幼虫在枝梢中越冬。成虫4-5月始见,5月下旬-6月中旬盛发。成虫活跃,行动敏捷,飞翔力较强,常活动、交尾于树枝之间,食野牡丹、缨丹花蜜。成虫羽化出孔后即可交尾,常在上、下午进行,交尾当日或次日产卵,中午产卵最多,日产卵3-5粒,晴暖天气产卵较多,产卵期约6天共产卵24-32粒,成虫寿命15-30天。卵产在嫩绿细枝分叉口或叶柄与嫩枝的叉口上,每处产卵1粒,卵期18-19天,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盛孵期。幼虫咬破卵壳底层孵化出并被掩护其下,经5-7天后由此蛀入枝条,先向上蛀食端梢,端梢被蛀食空后,即枯死(此时剪出枯梢,防治效果很明显)。此后幼虫转身向下,不复再向上为害,从小枝入侵大枝或幼树的主干,幼树就有死亡的危险。幼虫在蛀道中隔一定距离向外开出一个通气、排粪口,并排出积水,沿枝而下,孔口的大小与距离随虫龄增大而增加,最下方孔口之下不远处就是幼虫潜伏处。幼虫畏光,行动活泼,受到惊动时能迅速前行或倒退向上。羽化孔在蛀道末端的上方6-10厘米处,椭圆形,被皮层掩盖住,羽化孔上方10厘米处的蛀道中有蛹室,一般每一蛀道中有1头幼虫,若1枝中有数虫,则由同1大枝的数小枝被产卵所致。到年底前后幼虫开始越冬,为害期180-200天,幼虫期290-320天,第二年4月下旬-5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23-25天。

【防治方法】:

(1)剪除受害嫩梢,清除初期幼虫在6-7月幼虫初期,组织人力,逐园逐株检查受害嫩梢,于枝梢枯萎叶片枯黄而未脱落前剪除,若错过这一时期,幼虫调头向下蛀食,将大大增加防治的难度。

(2)捕杀成虫 成虫盛发期在枝桠间捕杀成虫。雄虫有争偶现象,常有3-5个雄虫争1雌虫而集结在一起,易于捕捉。

(3)追杀幼虫 在被害枝条的最后第二个孔洞先用小枝梗塞,使幼虫不能倒退向上逃跑,然后从最后孔洞刺入钩杀。

(4)药杀幼虫 对桔绿天牛等枝天牛,9、10月以前可用棉花蘸氯化苦液,从枝上最下一个孔洞往下塞此药物,然后用稀泥严密封闭其上孔洞,下沉的氯化苦气体将毒杀下方的幼虫,效果好。但氯化苦具强烈的催泪作用,保管与使用均需注意安全。其它药杀方法见星天牛与褐天牛的防治。

桔绿天牛〔Chelidonium argentatum(Dalman)〕又名光盾绿天牛、桔枝绿天牛,幼虫蛀食枝干并向外开出数个通气排粪孔,亦称为“吹箫虫”、“枝天牛”,主要为害柑桔类,偶见为害核桃和构树。受害枝干千疮百孔,易枯死或风折,早期受害后出现叶黄、枯梢,其加害程度虽不如星天牛和褐天牛致全株枯死,但可严重影响树势与产量。分布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国外分布老挝、越南。

上一篇:53.褐天牛 下一篇:(十五)天牛类害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