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柑桔立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0页(1598字)

【症状】:

本病在田间常见3种症状:其一,病苗靠近土表的基部缢缩、变褐色腐烂,叶片凋萎不落,形成青枯病株,即为典型症状。此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占73.2%;其二,幼苗顶部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定形淡褐色病斑,并迅速蔓延,叶片枯死,形成枯顶病株。此症状的发生率占15.5%;其三,感染刚出土或尚未出土的幼芽,使病芽在土中变褐腐烂,形成芽腐。此症状的发生率占11.3%(图1-7)。

图1-7 柑桔立枯病

1.染病苗床缺株状况 2.病苗 3.立枯丝核菌 4.疫霉菌

【病原】:

立枯丝核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初期无色,后变褐色,直径12-14微米。菌丝有横隔,往往成直角分枝,分枝基部略隘缩。

老菌丝常呈一连串的桶形细胞,桶形细胞的菌丝最后交织成菌核。菌核无定形,大小不一,直径为0.5-10毫米,浅褐色,浅棕褐至黑褐色。菌核能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

病菌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广,在pH3.4-9.2之间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 6.8;温度范围为7-40℃,以17-28℃为适温度。

【发病规律】:

(1)本病病原菌是一种土壤习属菌,主要以菌核及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侵染寄主幼苗,形成发病中心,并不断蔓延成灾。

(2)高温多湿是本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一般在5-6月间大雨过盛绵雨之后突然晴天,容易造成本病大发生。另外土质粘重,排水不良,也有利于本病发生。

(3)不同种类的柑桔幼苗,对本病的抗病性也有差异。其中柚、枳、枸头橙的抗病性较强,而酸桔、红桔、摩洛哥酸橙、粗柠檬、香橙、土柑、金柑、甜橙、柠檬均为感病。

此外,病情还随苗龄增长而减弱。一般苗木出土呈现1-2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待苗龄60天以上时,就不易感病。

【防治方法】:

柑桔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防治的重点是苗圃地的选择和土壤消毒。

(1)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砂壤土育苗。土质粘重的苗圃地,应事先掺砂改土,翻晒。

另外苗圃地应实行轮作,要求精细整地,雨后及时松土。

(2)实行秋播,避开发病高峰季节,或推广无菌土营养袋育苗等技术措施均能有效控制本病为害。

(3)药剂防治。播种前20天整地后用95%棉隆粉剂,以每平方米30-50克的用药量,混合适量细土,均匀撒于土面,与土壤翻拌均匀后泼水、踏实。封闭20天后再松土播种。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克加细土50公斤拌匀后覆盖种子。

发病期间可用70%敌磺钠(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5天喷1次,连喷3次。由于敌磺钠在日光下易分解,喷药时间最好选在阴天或傍晚。

柑桔立枯病是柑桔幼苗期的重要病害,引起砧木种子在播种、出苗过程中大量死亡,造成缺苗,影响苗木生产。

柑桔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 ia solani Kühn)为主的多种真菌引起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