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柑桔黑星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2页(1357字)

【症状】:

病斑发生在近成熟的果实上。病斑为圆形小斑,直径1-5毫米,多数为2-3毫米。病斑初呈红褐色,以后病斑中部凹陷,呈灰褐色至灰色,其上有黑色小粒点;病斑边缘略隆起,暗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一般不深入果肉。

果实在贮运可继续发病,病斑较大,连片,不规则,引起腐烂。

黑星病也能为害叶片,但受害很轻,据在重庆调查,春梢病叶率仅3%左右。在叶片上症状与果实上相似(图1-5)。

图1-5 柑桔黑星病

1.病斑放大 2.病叶 3.病果 4.病原菌

【病原】:

病斑上的黑色小粒点是病菌的无性世代,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近球形,黑褐色,大小为120-350微米×85-195微米,有孔口。分生孢子器内产生分生孢子,其形状有两种类型:一种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7-12微米×5.3-7微米;另一种短杆状,两端略膨大,单胞、无色,大小为6-8.5微米×1.8-2.5微米。这两种分生孢子不产生于同一个分生孢子器。

此菌生长的温度为15-38℃,最适温度为25℃。菌落在果皮浸出液加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叶片浸出液加琼脂培养基次之,琼脂培养基最差。

【发病规律】:

(1)本病以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越冬。次年春,分生孢子器内散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嫩叶、幼果。病菌侵入后,其菌丝体受到抑制而进行潜育,潜育期长达3-12个月,果实近成熟期呈现症状。据在四川重庆观察,黑星病在柠檬果实上始现症状期为8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急剧下降。

外表无任何症状的柠檬果实,在室内进行常温贮藏,15天后开始发病,病果率为7%;120天后病果率为39%。

(2)不同柑桔种类和品种对本病的抗病性有显着差异。据在四川调查,以柠檬受害最重,实生甜橙、夏橙次之,脐橙未见发病。在广西柳州调查结果,以沙甜柚、新会橙发病最重,温州蜜柑次之。

【防治方法】:

由于本病病菌只在幼果期侵染,所以喷药保护必须在落花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内进行。每隔15天喷一次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共喷2-3次。喷波尔多液后,要注意加强对锈壁虱的防治。

广东新会县的经验,5-7月间喷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3次,防治效果良好。据在重庆试验,6月下旬至7月下旬,喷2次或在7月下旬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可显着减轻为害。

柑桔黑星病又称黑斑病(Phoma citricarpa Mcalp.)在我国柑桔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使品质降低,不耐贮运,严重时引起落果和腐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