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63页(866字)

【生卒】:1611—1679

清初着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

字笠翁,又字笠鸿、谪凡。浙江兰溪人。平生酷爱戏曲艺术,创作、排演、编改了不少戏曲,并亲自参与戏曲演出。

作有传奇数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此外,还有文集《一家言》,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编辑了《芥子园画谱初集》等。其戏曲艺术理论见于《闲情偶寄》。

内容包括了论戏曲创作的《词曲部》、论舞台表演的《演习部》和《声容部》等。他从戏曲的舞台美感效应出发,指出“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如其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怒发冲冠,能使人惊魂欲绝”,以此为演剧所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因此他要求作家在创作戏曲时应“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即创作构思的心理活动应与演出过程的预期效应相一致。

同时,还要考虑到戏曲带给观众的审美愉悦,在构思活动中应注重创作灵性和形式的生动外化相协调,只有当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一致时,才可能产生“离合悲欢,嬉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的审美效果。与此相关联,李渔又指出,戏曲中的人物语言在设计时“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勿使浮泛”。

可见他对戏曲构思心理深有体会。李渔强调,剧作家在创作构思上要充分考虑多层次观众的接受心理,对演员来说,则要“妆像龙,妆像虎”,以“酷肖神情”迎合观众的欣赏情趣。依据这种演剧目的,李渔反对演员表演中“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的平板化。

李渔作为梨园班主,不仅创作戏曲,而且还带“家姬”四处演出,深晓戏曲表演的魅力。他提出的“心唱”体现了对演员表演深入角色,形象与自我合一的演出心理和表演精神的深刻认识。李渔对戏曲的认识从广度和深度上来看是极为系统的,他将戏曲的各个方面纳入舞台艺术,纳入最广泛的普通观众观剧效果中,对戏曲创作心理、舞台演剧心理和观众欣赏心理作综合观照,追求三者和谐所达到的老少咸宜的审美效应,是对戏曲审美心理的有益探索。

上一篇:金圣叹 下一篇:王夫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