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通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77页(596字)

即主体相互贯通性,是狄尔泰继承施莱尔赫的思想而提出的解释学概念。

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是一个心理重建的过程,共同的人性、共同的心理结构或普遍意识是联系解释者和本文作者的纽带。正因为存在这条纽带,解释者和本文作者之间才具有内在心理上的精神相通性,能够在成功的语义交往中互相沟通、理解。

狄尔泰把“生命”或“历史理性”看做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从“生命哲学”出发,提出了“历史理性批判”的原则。所谓“生命”,乃是指包括意志、情感、愿望等心理要素的一种人的内在经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全部内在心理和外在活动之中并决定人类全部历史的一种精神本体。

所有历史文献都是生命经验这一精神本体的显现。解释就是把他人生命经验之外在化的历史事件或其他一切文本中所表现的看来是客观的东西变为解释者的内在经验;对本文的“理解”乃是一种生命经验的再生活动,是生命的自我认识。

解释学中“整体和部分相统一”的原则,是指通过对作者“自我”的内在经验作结构分析,从而达到对历史理性精神的整体认识。个体自我之内在经验结构的同一性,乃在于无数个体自我的内在经验中都贯穿着“生命经验”或“历史理性”这个精神整体,并由此构成了人类社团或社会的共同经验,且体现在全部历史文献中。

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经验结构的同一性,个体自我之间,解释者和本文作者之间才能够通过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而相互理解、沟通。

上一篇:复稿性接受 下一篇:原稿性接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