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39页(883字)

中国古代文论中论述艺术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种理论。

元代文学家方回提出。语出其《桐江集·心境记》:“心即境也,治其境而不于其心,则迹与人境远,而心未尝不近;治其心而不于其境,则迹与人境近,而心未尝不远。”方回强调,人的内心就是一种物境,在艺术创作中,心灵之境比外物之境所起的作用更大。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核心所在。从先秦到汉魏六朝,人们都认为,在意境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决定着主体。《礼记·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南朝刘勰在《文心雕·明》中也认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到唐宋以后,人们才意识到,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

唐代画论家张璪就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范晞文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对床夜话》)姜白石也云:“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方回立论与他们全然不同,将主体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主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治其境莫如治其心”,应当重视自身的修养,而不应只追求外在物境的新奇和超旷。方回在《心境记》中首先揭示了“世人之喜新而恶常,厌夫埃坌卑湫之为吾累,而慕夫空妙超旷以自为高”的心理。他认为,幽人逸客与其“弃捐世事,赢粮而从之”,不如像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喧”。陶渊明之所以能在世事常境中悠然自得、心无牵拘,是因为其内心之境与别人不同;即使外在物境“我有是人亦有是也”,他也能超然尘外,心寄玄远。“顾我之境与人同,而我之所以为境,则存乎方寸之间,与人有不同焉者耳”。方回看到了意境形成中主体的能动作用,虽有夸大创作主体作用的片面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艺术创作的心理规律。方回的“心境”说与郝经的“内游”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者可以说是受后者的影响而形成的。郝经主张只要养性修身、守道不移,就可以下笔成文,纵横恣肆。“内游”说将主体扩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方回论“心境”主张“治其境莫如治其心”,同样是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的主导作用,两人在理论出发点上是一致的。

上一篇:涵泳说 下一篇:景媒情胚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