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动作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48页(691字)

亦称“心理-形体动作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术语。是他晚年在创作方法上的重大发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人的行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统一完整的心理形体过程,而情感则产生于其中;演员只要从形体动作入手获得角色的心理体验,便可激起相应的情感,从而塑造艺术形象。他说:“当您把动作的逻辑和顺序固定下来时,您那里就会出现您所要寻找的感情线。”将形体动作与心理生理动作联系起来,认为二者是有机统一或相互影响的。所以演员创造角色应从行动的逻辑出发,通过以反射作用激发与它相应的感情的逻辑,去影响演员的心理和下意识,以获得人物的准确情感。具体做法是,引导演员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从动作入手,以即兴台词进行人物的生活小品和事件小品的排练,并以此为途径,启发演员逐步创造性地掌握剧本的台词,对剧本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角色的基调和核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一方法目的在于,让演员表演出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是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要求,从演员的情绪记忆中唤起的。如果让演员直接、抽象、孤立地去表演情感,不但难以奏效,而且显得刻板、虚假。因此只有抓住主观意志能控制的具体动作,让演员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形体动作,这构成极良好的创作条件,演员就很容易在舞台环境中寻找到感情的“激发点”,在动作过程中自然地获得有机的情感。可见,形体动作方法是帮助演员达到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科学的舞台创作原则。它的发现,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更具科学性,更符合心理生理规律。布莱希特在其笔记中写道:“显然,形体动作理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新戏剧的最有意义的贡献。”

上一篇:生气灌注 下一篇:贯串动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