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自我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36页(789字)

又称为“想象的自我和思考的自我”。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活动机制。科林伍德认为,作家艺术家创作心理机制中有双重自我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艺术创造的任务。这双重自我即“想象的自我”和“思考的自我”。他指出,艺术家总是在同时做两件事:想象并且知道他是在想象。他的思想是双重的,并且在他面前有着双重的对象:当他想象时,在他面前有一个想象的对象;当他思考时,他在他自己想象活动面前思考着对象,他知道没有这种想象活动,他就不能是个艺术家,这种想象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当艺术家在作为艺术家而进行想象时,作为一个思想者,他看守着自己的想象,并通过这种看守,使他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象的任务上。思考的自我总是控制着想象的自我,并使一种有意识的艺术想象活动和一个胡思乱想的梦境有所区别。虽然思考的自我控制着想象的自我,但艺术家可以并不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只是意识到他是在想象,而不是在思想;他知道有一种区别于想象的东西在控制着他的想象活动,他却不知道这种东西就是他自己的思想。双重自我这种心理活动机制不仅出现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活动中,而且也出现在演员的表演心理中和观众、读者的欣赏心理中。如“体验派”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力主张演员要完全进入角色,要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他说,演员在舞台上生活,在舞台上哭和笑,可是他在哭笑的同时,他观察自己的笑声和眼泪,构成他艺术的就是这种双重生活。意大利着名演员萨尔维尼也有类似见解,“当我表演的时候,我过的是双重生活。一方面要哭或者笑,但同时却又要解析我的眼泪和笑,使它们能最有力地作用于我想使之动心的那些人。”观众或读者在欣赏文艺作品时的心理也是双重的:一方面他要深入艺术境界,进入角色,与角色同喜怒共哀乐;另一方面他又在分析评价着角色的一切乃至于分析评价着作者。也就是说存在着“双重自我”。

上一篇:白日梦 下一篇:暗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