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文书大典

国际经济决策报告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下卷》第2202页(5060字)

【简介】:

国际经济决策,又叫国际经营决策、国际经济策略。它是决策类外经文体的总称,又是其中一种文体的名称。它研究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经济上的经营战略、策略问题。具体来讲,就是研究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经济方面的决定、方针、政策、意见、方案、措施和办法等。

国际经济决策正确与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成败的关键所在,也直接影响着外贸、市场和商品的发展情况。

国际经济决策报告的篇章结构,由标题、署名和正文组成。

(一)标题 国际经济决策报告的标题,多采用新闻标题法,尤其采用肩题和正题的较多。比如,有一篇决策报告,其肩题为“针对世界工业发展新趋势”,正题是“台湾推出工业发展十条策略”;另一篇决策报告的肩题是:“适应全球区域市场变迁”,正题为“亚太地区纺织业纷改行销策略”;还有一篇决策报告的肩题是:“抵消西欧北美集团化影响”,正题为“日本提出区域经济整合政策”。由此可见,国际经济决策报告多采用新闻标题法中肩题、正题标题。

有的国际经济决策报告,采用文章标题法,如《台湾环境污染及治理》、《台北在建国际金融中心》,就是用的文章标题。

(二)署名 国际经济决策报告,由于它多用新闻写法,故其署名多标在文末。

(三)正文 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组成。

开头部分,一般写开篇导语和决策意见概述。

主体部分,叙述决策的具体实施意见,或阐明决策依据。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或突出强调有关问题,有的写对未来的展望。

【范例】:

适应全球区域市场变迁亚太地区纺织业纷改行销策略

受到欧洲共同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影响,亚太地区主要纺织成衣生产国家和地区,面对国际市场形态的新变化,正在逐步改变行销策略。

据台湾报纸报道,亚太地区是全球纺织成衣的主要供应来源,在国际市场上,每年约有38~40%的合成纤维、50%~52%的棉纱由亚太地区供应,而该区成衣生产出口,每年更超过400亿美元。

据分析,亚太地区纺织成衣业目前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欧共体将于1992年底完成统一市场,而涵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在加速进行,这些区域内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域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以该市场为主要出口对象的国家和地区,将会造成严重冲击。以欧共市纺织品贸易来说,根据多边纤维协定,各会员国进口纺织品均有限额;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在墨西哥制造的纺织品、成衣等,必将增强对美加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墨西哥产品必将取代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类似产品,同时美国和加拿大成衣商亦会考虑前往墨西哥投资设厂,再将产品返销本国市场。到时,亚太地区纺织成衣以欧美为最大外销市场的情况将发生变化。

对此,亚太地区纺织成衣业者纷纷采取如下新策略:一是在世界各低成本地区设厂,大力更新设备,加强产品创新,同时赴欧洲和美国等地建立销售网络拓销产品;二是争夺日本成衣出口市场,以适应日本扩大进口及调整零售经营政策的改变;三是加强本地区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拓销,因为这些地区人民购买力已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了新的消费市场。以地区为例,香港目前正通过对大陆、泰国、来西亚、菲律宾投资,致力发展纺织成衣生产,并朝着高质量及增加附加价值方面努力,以增强产品竞争力;韩国亦在印尼、缅甸、孟加拉等低工资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对日本成衣出口;台湾纺织业者则纷纷到大陆、印尼、菲律宾投资办厂,力求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成衣外销北美、欧共市和日本市场的地位。(田)

抵消西欧北美集团化影响日本提出区域经济整合政策

日本也想仿效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分3阶段推展区域经济整合政策。

日本外务省最近提出区域经济整合的初步构想,决定分阶段统一世界市场,目的在于促使产品、服务的贸易自由化。根据该省的构想,第一阶段是与美国组成新的区域经济圈,并将与美国同组北美自由贸易圈的加拿大、墨西哥也纳入。整合的重点主要为贸易与投资,除了建立撤除相互关税的自由贸易圈外,未来将更进一步削减通过日、美结构协议签定的投资限制,不过,日本对于稻米及半导体等民用高科技产品可能一时无法完全开放进口。外务省表示,可能针对这些产品作例外的进口管制和出口调整规定。

第二阶段是继续推展以亚洲、太平洋地区为主的经济圈。外务省强调,由于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悬殊,因此,整合目标将不是以完全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为重心,而是促进彼此的经济合作。合作对象包括日、美、加、墨等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四小”和其他东盟国家。

第三阶段是将一、二阶段所组成的新组织与欧洲共同体结合,成为世界性经济圈。成员等于目前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员国减掉发展中国家。最终目标是使通过3阶段整合成的新经济圈,能够在货品、服务上,完全走进自由贸易境地。

外务省强调,整合的范围将不限于贸易和投资,未来甚至可以将货币、各种基准、认证也列为统一的目标。

针对世界工业发展新趋势台湾推出工业发展十条策略

为促进工业升级,以摆脱对外依赖,迎接下一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台湾未来工业发展“十条策略”正式出炉。

据台报报道,台湾“行政院”6日召开财经会议,“经建会主任”郭婉容作了“台湾今后工业发展策略方向”的报告。她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世界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竞争趋势,对此该会拟定积极推动“十项新兴工业”和“八项关键技术”,以及加强科研成果转让程序等内容的“十条策略”,作为未来工业发展的新策略方向,以带动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

据称,“十条策略”的具体内容是:

一、制定工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主要是积极推动六年经建计划的基本建设,慎审评估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网络等增长因素。

二、推动“十项新兴工业”,包括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种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工业及污染防治工业。

三、主攻“八项关键技术”:即光电、软件、工业自动化、材料应用、高级感测、生物、资源开发及能源节约技术,以带动工业升级。

四、积极建设并加强科技工业区:包括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城、台中科技工业区、云林科技工业区、台南科技工业区、南港软件工业区。

五、加强科研成果的产业转让程序,建立科技转让的上、中、下游网络。

六、强化“行政院”开发基金及交通银行对新兴工业投资及货款功能。

七、加速电信现代化,着重推动加值型网络。

八、重视工业发展的持续性与预见性,与欧、美、日同步研究开发电子产品,推动高显真电视。

九、加强钢铁、石化等基础工业的精密化。

十、强调经济实惠,建立有效网络。

台北在建国际金融中心

近年来,台湾当局为推行其经济自由化、国际化政策,致力把台北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今年6月下旬,在一次金融会议上,台湾当局已明确提出要把台北建成与新加坡、香港并驾齐驱的亚洲区域金融中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局又提出六项具体计划:(一)引进信誉卓着的国际货币经纪商到台营业,扩展同海外金融中心连线作业,提高市场效率;(二)培养国际金融人才,初期派员赴海外学习,长期则加强岛内金融人员训练中心建设,培训一大批专业人才;(三)积极改善电讯设备,降低长途电话及电报等收费标准,改善电讯器材供应,使台北金融服务业具有竞争优势;(四)鼓励民间参与兴建国际金融大厦,配备世界先进电信设施,以合理价格租给海外金融机构;(五)适时批准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发行黄金存单,开放黄金出口,建立黄金市场;(六)适时引进金融期货等新金融商品,允许资金、信息及金融工作者自由进出,减免租税,提倡有关行业的合作,加强金融管理,制订有关法例等。

围绕上述计划,台湾财政当局最近还制订了近、中、长期工作目标。近期要在三个月内成立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推动小组,放宽黄金进口限制,开放黄金出口;六个月内开发新金融商品,开放远期外汇市场,允许信誉良好的国际货币经纪商到台营业,大幅放宽外国银行到台设分支机构,放宽对从事境外金融业务机构的限制,加速银行私营化步伐,允许银行或其他经许可的机构发行黄金存单;中期目标是一年内修订国际金融业务条例;长期目标则是在两年后或更长时间建成国际金融大厦,使新台币国际化等。

台湾在6月为配合把台北建设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行动,台湾电信总局决定大幅增建电信设施。据称,在建设国际电信网络方面,将于1994年前陆续完成参与投资建设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及欧洲地区等10条国际光纤海底电缆系统。在扩建国际通讯卫星系统方面,将更新台湾北部卫星地面电台,另新建南部卫星通信对印度洋地面电台。在扩建国际电话交换机方面,将在台北、高雄国际通信中心分别增设国际电话交换机1.35万门和1.1万门。在岛内通信网络建设方面,1996年前完成智慧型网络及整体服务数码网络先期商用系统,在2000年普遍完成整体服务数码网络,以提供高质量、多样化服务。为能迅速地提供高速高效的传送电路,还将扩建光缆网络至台北地区各金融机构。

建立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到底能不能达到目的?最近在台北举办了题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是不是梦”座谈会,不少专家学者谈了看法。他们肯定,把台北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可带来三点好处,一可提高台湾原来落后的金融经营水平;二可增加金融服务业收入,有利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三可帮助台湾企业取得贷款发展经济。但是专家们也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利条件似乎多过有利条件。台湾虽然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高国民平均收入、较多贸易顺差以及拥有75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许多必需条件仍未具备,其中主要有:外国银行到台湾设分行的家数太少,目前只有39家,而香港却有近400家,新加坡有170家;同时,台湾建立金融市场的空间太小,而香港有大陆及澳门作为大后方,新加坡有东盟国家作为后盾,东京则拥有本国雄厚的资金;此外,台湾目前仍缺乏一批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培养出来,而且在引进和使用先进的设施如电脑软硬件等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行动。不过,专家们普遍认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并非是一个梦。毕竟台湾当局有了这个决心,有关部门制订了具体计划,加上经济上推行自由化、国际化、金融业不断进行改革,这个梦想也许会成为现实。(言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