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虫病的识别和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中国蚕桑技术手册》第229页(1318字)

原虫病是为害蚕种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以场带队或原蚕饲养区大幅度增加,有的就因该病而烧毁已制好的蚕种,造成经济损失。

(一)诊断识别

蚕被微粒子原虫寄生之后,病蚕发育极度缓慢,蚕身细小,体色污暗,食桑不旺,迟眠迟起,在同一饲育区的蚕发育很不齐一,个体之间大小相差十分明显。本病是典型的慢性病,因此蚕期、蛹期、蛾期和卵期有多种病症表现。蚕期会出现细小蚕、斑点蚕、半蜕皮蚕和不结茧蚕,本病的细小蚕大多从卵里就感染病原(即胚种传染)。健康蚁蚕经2-3天即可疏毛,但患本病的蚁蚕收蚁后几日不疏毛,体色乌黑,有些当龄死亡,有些迟眠迟起,免强活到2-3龄。斑点蚕的斑点多存在于胸脚、腹脚、气门和尾角周围,少数布满整个腹面。斑点小而色深,象撒了一层胡椒粉。撕破病蚕皮肤观察丝腺,可看到丝腺上有很多小形乳白色瘤状肿块,这是本病内部病变的一个特征。病蛹环节松弛,对刺激反应不灵,环节间常出现小形黑色斑点。病蛾体色灰暗,鳞毛易脱落,两翅不展开,形似握拳,环节松,腹部往往显得特别大,透过节间膜常隐约看出腹中的蚕卵。病蛾交配能力差,产的卵数少,大小不匀,形不正,叠卵多,粘着力弱,不受精卵、早死卵及催青死卵多。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是微孢子原虫(俗称微粒子)。孢子长椭圆形,寄生在多种组织细胞内,繁殖过程中夺取蚕的营养,使蚕逐渐衰弱导致最终死亡。

本病的发病规律是:本病的传染方式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种,病程特长,往往能带病度过一生,但胚种传染的蚁蚕多在2-3龄死亡。5龄感染的能顺利交尾产卵,并随卵将疾病传给下一代。病蚕粪便和吐液,蜕下的蚕皮和蛹壳以及蛾尿、鳞毛、废弃蛹蛾等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中存在大量微粒子孢子。野蚕、桑蟥、桑螟、桑尺蠖、桑毛虫等桑园害虫也会患本病,并能与蚕相互传染。

(二)防治方法

1.严格检查母蛾,把好母蛾检查的各层关口,防止发生胚种传染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2.采用对微粒子孢子有良好杀灭效果的漂白粉、消特灵等氯制剂,认真消毒蚕室、蚕具;蚕匾及养蚕零星用具等采用蒸气消毒灶消毒,并保证消毒质量。切忌采用蚕季安、蚕康宁等对本病病原无效的消毒药品消毒蚕室、蚕具。

3.做好蚕沙、旧蔟及废弃蛹蛾的管理,清洁养蚕环境,严防病原扩散。

4.设置蚕种生产外围保护区,在外围区域内发放无毒蚕种,并注意杜绝从外围来的病原污染途径,保护蚕种生产安全。

5.原蚕区同期不养丝茧育用的普通种,避免普通种带微毒而传给原蚕。

6.加强桑园治虫工作,切断野外昆虫传播及污染的渠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