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9-06 属于: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生活节俭,为政清明而著称。他在位期间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历史上把他和汉景帝的统治时间合称为“文景之治”。

下面就是一个他以身作则,严肃法纪的事例。

汉文帝

刘恒从小被父亲汉高祖封为“代王”,和他母亲薄太后生活在“代”这个地方。他的舅父薄昭从那时起就在代王身边精心侍奉、辅佐,在各方面出谋划策。公元前180年,扶植傀儡小皇帝的吕后病死,汉朝元老周勃就派使臣去请代王刘恒回朝廷即皇帝位。代王接到消息后,由于对千里之外的京城事变不明真相,一时拿不定主意。左右大臣也议论纷纷,怀疑这是一个政治骗局,代王更不敢贸然行动了。但是代王又很想当皇帝,生怕帝位落入他人之手,后悔莫及。

唯一保险的办法就是派一个可以信任的大臣进京探得虚实,但这个使臣要冒生命危险,谁愿意去呢?就在这个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关键时刻,舅父薄昭冒生命危险进京,探得了实情,才使代王放心回朝,即位当了皇帝,即历史上的汉文帝。文帝大宴文武,给众臣封官晋爵。薄昭作为有功之臣被文帝封为轵侯。

作为一代名君的汉文帝重整了国家的法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如废除残损肢体的肉刑及累及罪犯家族的连坐制度等。他还重申了“王族犯法与民同罪”的古训,作为执法原则。

作为文帝舅父的轵侯肩负重职,同时又是皇亲国戚,深为文帝信任,经常入宫议事,成为皇宫的常客。

一天议政完毕,文帝留薄昭在宫中饮酒,为助酒兴,二人在席间玩起了掷骰子的游戏,还定下规矩:输的人罚酒喝。偏巧,这一天薄昭的手气太坏,连输了几次,只好连喝几杯罚酒。接着他又输了一次,一个宫中负责斟酒上菜的小官侍郎看他已连干几杯,怕他醉了,就倒了很少一点酒给他喝,走走过场。另一个侍郎看见了,冷笑道:“你挺会拍屁呀,输了就得罚,这是宫里的规矩!”接着给薄昭倒了一满杯酒:“请吧!轵侯!”薄昭连喝罚酒,早已心中不快,这时看到一个小小的侍郎竟敢如此无礼,更为恼火,只是当着文帝面不便发作,喝下了这杯酒。席间他叫来随从,趁别人不注意,恶狠狠地递了一个眼色。过了一会儿,有人来禀报文帝,说刚才骂人的侍郎被薄昭的家人杀死了。文帝听了十分生气,“啪”地一声摔碎了骰子碗,一甩袖子,回后宫去了。

在后宫文帝怒气未消:舅父竟为此等小事而草菅人命,这怎么了得!应该依照律条,杀一儆百。可冷静下来他又一想,薄昭当年为自己的帝业毕竟立了大功,而他又是自己母亲的亲弟弟。自己的亲舅父,真的依法惩办,确实于心不忍,再说对自己母亲也不好交代。文帝考虑再三:如果让舅父逍遥法外,或者轻描淡写,国法不就是一张废纸了吗?“王族犯法与民同罪”也成了一句空话。再说自己帝业刚立就违背诺言,岂不是失信于民吗?国法比私情更重要!于是他下决心依法惩办舅父:杀人者偿命,鉴于他是自己长辈,应该让他死得体面些。

第二天,文帝对文武群臣说:“轵侯昨日犯了过失,自觉心中惭愧,对不起先祖训导,要自尽于世,与诸位诀别了。你们都到轵侯家里去喝诀别酒吧。”于是散朝以后成群结队的大臣都来到轵侯家中叙旧道别。大家哭丧着脸和他道别,可是薄昭根本没有想到文帝会真要他死,他流着眼泪,恳请群臣到文帝面前求情。并且说如能饶他一命,一定感恩图报,将功折罪。

大臣们回到朝廷,把薄昭的请求如实转奏。文帝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这时群臣也有的认为文帝只不过是给大家做做样子,人们一求情就会饶了皇舅。但是文帝却更加果断地下令:要大臣们马上换上白色丧服,一起到轵侯家里去送葬,哭丧。当白色的送葬队伍来到轵侯家,哭声大作的时候,薄昭知道文帝决心已定,不能更改,自己今番是死定了,只好举刀自尽了。

汉文帝就是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诺言,维护了国法的尊严,也留下了执法如山的美名。汉文帝作为一代封建帝王能做出这样的壮举殊为不易。当然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己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客观上却创造出了比较清明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