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为人处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7 属于:李鸿章
  •   作为一个在清朝政府服务了40年的汉人,他被誉为政坛的"常青树"、"不倒翁",能够长久地屹立于政坛而不倒,必然有他独到的处世艺术与为官之道……

      大树底下好乘凉

       1858年7月,太平军再度占领合肥城,李鸿章带着老母及妻小一路仓皇往北逃窜,刚刚出来办团练几年就遭遇了这样的惨痛,不仅父亲死在战场,而且老家也 被太平军烧得精光,李鸿章感到前途渺茫。父亲死了,京城已经没有了安身之所了。这时候他又想起了老师曾国藩,先前在合肥的时候,他就曾托人带话给老师,表 示希望继续投靠在老师的麾下。对于李鸿章的请求,曾国藩当然表示欢迎。这年年底,李鸿章来到江西建昌,正式投靠到曾国藩的幕府。对于李鸿章来说,曾国藩算 得上是一棵真正的大树。曾国藩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与清军不同的新型部队——湘军,麾下网罗了大批军事将领和形形色色的幕僚,这支部队在清末实际成 了朝廷上的一根"救命草"。

      而曾国藩的学问、才能、魄力和意志,都是李鸿章在安徽碰到的那些官员所无法比拟的。幕府中那些幕僚包括政 治、军事、经济、洋务、工程技术等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李鸿章能置身于这么好的环境之中,对于自身成长自然是极其有益的。曾国藩对李鸿章这个学生也十分看 重,十几年前,他曾经指导李鸿章经世之学及科举考试之学,后李鸿章果然不负期望,顺利考中进士

      所以这次李鸿章到来,曾国藩着意要对他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因为毕竟时世不同了,现在要紧的不是写文章做学问了,他要培养李鸿章在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素养,甚至想要培养他作为自己今后的接班人。

       在功名利禄问题上,曾国藩教导李鸿章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性,等待时机。有一次,曾国藩派李鸿章协助曾国荃景德镇去增援湘军老营,李鸿章一看还是跟在 别人后面凑热闹,心里就不痛快。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少荃啊,你现在初来乍到,许多东西还需要好好学习,就算让你独当一面你能承担得起这个任务吗?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要学会忍耐啊。"随后还把自己的一部"秘传心法"——《挺经》传授给了李鸿章。

      当然,曾国藩也慢慢地让李鸿章独立完成一些小的实践任务。另外,他还让李鸿章参与幕府的机要活动,使李鸿章能有机会接触一些军机、参与一些决策,这对于李鸿章的快速成长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培养担纲挑梁的能力了,因为要作为曾国藩的衣钵传人,必须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具备把握全局战略的能力。

      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天津,矛头直逼京城,咸丰帝慌忙向热河逃跑,同时命令湘军猛将鲍超率部北上救援。接到命令之后,曾国藩召集幕僚开会,就是否应该北上勤王展开了讨论。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北上,有的则说北上无益,互不相让。这时李鸿章发言了:"联军虽然来势汹汹,扬言要进攻京城,我看那是说大话吓人,京 城就那么容易被攻占的吗?他们不过是想讹诈点金银财宝罢了。我们这边的军队正在跟太平军及捻军交战,哪能抽出主力到北方去呢,一旦太平军趁势卷土重来,后 果不堪设想。我看还是写一个请示,说明情况,再请皇上定夺为好。"

      曾国藩一听李鸿章言之有理,非常高兴,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果然,不久便接到了清政府与联军议和的通知,叫不用北上救援了。这印证了李鸿章的判断,说明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具备了掌控全局的思维能力。

      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李鸿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已经不再是先前的莽撞青年了。同时,对老师曾国藩也更加佩服了,以后凡是他对人说起曾国藩时,开口必称"我老师",恭敬如神圣。

      交情融洽助成长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人指引他的话,那么,他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更容易迅速地成长。在李鸿章的成长过程中,曾国藩便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李鸿 章到了京城,在曾国藩的指引下,逐渐打开了交际的视野,结交了不少有志之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曾国藩原来的朋友班底和不断扩大的曾门弟子。李鸿章为人洒 脱,比老师更善于交际。曾国藩担心他择交不严,不断加以诱导。曾门弟子和同年进士是李鸿章最重要的人际资源。

      在这些人中,李鸿章与沈 葆桢同门同房,交情最为融洽。沈葆桢生于道光元年(1820年),比李鸿章大三岁,但进士及第的名次却排在李鸿章之后。沈葆桢考中进士后,和李鸿章一同被 点为翰林,当了三年翰林院庶吉士,又一同当了三年翰林院编修。1853年,李鸿章回乡办团练,沈葆桢在第二年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两年后,沈葆桢被任命为 九江知府,但当时九江不被清政府控制,已被太平军占领,他不能赴任,便被曾国藩留在湘军大营帮助照料营务,成为曾国藩的幕宾。

       1856年,沈葆桢改任广信知府,上任不久,就遇到太平军辅王杨辅清率领数万大军前来进攻。当时城中守军仅400人,顿时作鸟兽散。沈葆桢正在城外公干, 有人劝他的夫人林普晴出城暂避,她坚决拒绝,并写下血书向邻县清军守将饶廷选求援。当沈葆桢从河口镇驰回时,城中四处起火,府衙内的照壁也被映得通红,林 普晴仗剑立在外边,对丈夫说:"现在正是你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时候,你如果死了,我也不苟活,这口井就是我的葬身之所。"后来幸亏饶廷选率领救兵来得及 时,广信城才得以保住。

      这件事后,曾国藩对沈葆桢更是刮目相看,在1862年上奏力荐,破格提拔为江西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李鸿章和沈葆桢从同学、同事到同僚,往来非常频繁。李鸿章在1858年底投奔曾国藩时,特意绕道广信,与沈葆桢彻夜长谈。

      后来李鸿章和曾国藩闹矛盾,在湘军幕府感到不太得志,想去沈葆桢的家乡福州当道台。沈葆桢得知后,立刻写信劝李鸿章不要赴任,而是留在曾国藩身边等待机会。

      不久,二人在曾国藩的秘荐下,几乎同时当上巡抚,李鸿章与沈葆桢分别担任江苏巡抚和江西巡抚。在以后的内政外交中,二人更是互相呼应,推动了晚清的近代化进程。

      沈葆桢在维持湘淮两系的关系,特别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的关系上,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李鸿章的密友当然不止沈葆桢一人,其他如郭嵩焘、陈鼎等,都对他的起家给予了重要的帮助。可以说,他在京城这段短短的日子,在曾国藩的引导下,结交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是他后来事业的人际基础。

      李鸿章加入曾国藩幕府,对曾国藩的交际之法有了更深刻的领会。曾国藩上杀敌,下马讲学,幕府中供养"三圣七贤"10位名儒。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纯粹的书呆子,而是胸怀天下的有志有学之士,是曾国藩的人才库。

      李鸿章独当一面后,完全仿照老师的办法,和所在地方的商绅打成一片,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同时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在这方面,李鸿章受益颇深,他曾向部将刘秉璋讲述曾国藩的教导之恩:"我跟从的师辈多了,没有一位像这老翁善教的。他随时随地随事都有所指示。"除了军 事政治方面外,人际关系的学问也是重要的一环。只凭单打独斗,做不成大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人际资源,是成大事的重要前提,要把它当做一项 重要的工作来办。

      能屈能伸成大事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的人,必然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在这一点上,李鸿章得到 了曾国藩的真传。在曾国藩幕府的时候,李鸿章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一部口传心法《挺经》,关于这部秘法,李鸿章是这样描述的:老师传授给我的秘传心法,有《挺 经》19条,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处世的宝诀。这部秘法开宗明义的第一条里面有这么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翁,一天请了贵客,要留客人在家吃午饭,一大早就吩咐儿子到市镇上买一些水果菜肴,但是快到中午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老翁急着要做饭待客,心里十分地着急,就跑到村口去看儿子回来没有。

      到了村口,老翁发现儿子就在前面不远,挑着菜担,在田埂上迎面与一个挑着担子的卖货郎相遇了,田埂很窄,只能容一个人挑担通过,但是他们俩彼此谁也不肯让,双方就在那里僵持了很久。

       老翁赶忙上前解围,对货郎客气地说道:"老哥,我家中有客人,急等着要这些东西做饭待客,您能不能先下到水田里让一步啊,等我儿子过来了,您老哥不是也 就可以过去了吗?"不料那人却说:"你叫我下水,怎么不叫你儿子先下水呢?"老翁接着解释说:"我儿子身材矮小,如果下到水田里,恐怕担子两头的菜就浸着 水了。您老哥身子高长,可以不至于沾水。就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请您先让的。"那人又说:"你儿子那担子里,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菜蔬果品,就算浸湿了,也还可 以将就用的。我这担中都是京广来的贵重货物,万一被水泅了,就一文不值了。所以怎么能让我下水呢?"

      老翁一看不是办法,索性自己脱下 鞋子,挽起裤脚,准备下到水田里面:"好好好,既然你们都不方便下水,还是我老头儿下了水田,你老哥将货担交付给我,我顶在头上,请你光人从我儿子旁边侧 身过去吧,等你过去了,我再将担子奉还,怎么样?"那人见老翁都这样了,过意不去,就只好说:"既然老先生这么客气,我也不好意思争了,我下水田吧,让你 儿子先过去。"当即下田避让。老翁就这样着意挺了一挺,一场僵持之争,就此消解了。

      《挺经》是曾国藩口传给李鸿章的衣钵秘法,可惜并无其他文字材料传世,今日看不到它的全貌了。不过李鸿章在今后的仕宦生涯中,一直将这部秘诀奉为至宝,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指南。

      1894年,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战争,腐朽的清王朝不堪一击,李鸿章筹建的北洋水师在这次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全国上下为之震动,这就是历史上的甲午战争。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清王朝不得不屈膝乞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