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简介: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7 属于:李鸿章
  •   李鸿章,晚清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举凡军事、政治、外交重大事件,无不与其有关。李鸿章以进士身份转战南北,统率淮军,总制北洋,内则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外则身担中外交涉重任,历三十年之久。其目光之远大、心胸之开阔,当时无疑首屈一指。他的老师曾国藩称其"才大心细,气内敛"。

    带领淮军剿灭太平天国


      李鸿章于道光三年生于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人称之为"李合肥"即源于此。李鸿章排行第二,本名章铜,字渐甫。他从小聪慧好学,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熏陶,希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跻身高官显贵的行列。他先后受业于他的父亲李文安、堂伯父李仿仙、徐明经和曾国藩四位理学大师,在义理、经济之学和治世技巧方面有很深的体会。他于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达到"少年科第"的高峰,迈出了仕途上的第一步。

      咸丰元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三年三月,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到安徽办团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不久就进行西征和北伐,并夹击安徽。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安徽协助吕贤基、李嘉端等人办团练,开始时当然并不那么顺利,多次连身家性命都险些不保。但李鸿章凭着他对人地的熟悉和对农民起义的仇视,拼命阻止和打击太平军在安徽的进攻,在咸丰六年以前立有三次大功,被赏加至按察使衔。此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太平军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基本上控制了重要城镇。而李鸿章在与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连吃败仗,并且和同事的关系也搞得相当紧张,似已穷途末路了。

      咸丰九年一月,太平军攻入了李鸿章的家乡。李鸿章家破人亡,其父也死去。潦倒失意的李鸿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奔正在江西南昌"围剿"太平军的恩师曾国藩,成为了曾国藩的亲信幕宾。同年十一月,曾国藩推荐他为福建延津道道员,但无缺可补;咸丰十年八月又被曾国藩推荐为两淮盐运使也未成,不得不继续留在曾国藩幕中。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曾多次遭遇困境,很多次都是靠李鸿章出谋划策,才得以化险为夷。这样一来,李鸿章越来越受曾国藩的倚重。因为曾国藩有了节制四省军务与人事的权力,便命李鸿章四处招募人,去上海作战。从此李鸿章终于可以独当一面,有了崭露头角之日。

      受曾国藩之命,李鸿章并没有返回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等办法召集原来在安徽的一些旧部下,如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张树声、吴长庆等部将。此时曾国藩又把太平天国安徽籍降将程学启等部拨给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共募得7500人,按湘军制度制定了营制。从此,中国近代继湘军之后,又有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组成了。

      同治元年三月底,上海士绅雇了7艘英轮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李鸿章。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13营淮军全部到达上海。到上海不久,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提议,李鸿章由一个候补道员破格授予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从此进入朝廷上层,终于成为了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带着战斗力很脆弱的7500名淮军到达上海后,地方上面临着吏治败坏、时局动荡的现实;在军事上有太平军大兵压境。当时淮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破旧。从重视经世致用的科举进士,到经过十年军旅生涯磨炼的李鸿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倔强而又极为自信的人物,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有了曾国藩作为外援,他大刀阔斧进行工作,首先撤换了江苏省一些庸碌无能、贪污腐败的官吏,整顿了吏治;同时结好外国势力和新兴买办阶层,广筹财源,迅速扩编了淮军并更新其装备。淮军很快就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了起来,并请洋人进行训练。这样淮军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不仅没有在两年多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被消灭,反而在不长时间内发展成为牵制太平军东线战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同治二年,太平军形势已危在旦夕了:南京处在湘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江浙根据地也仅剩杭州苏州以西的据点。李鸿章的淮军厚禄诱降太平军将领的策略在顺利地进行着,太平军也由此而分化瓦解。太平军后期的支柱忠王李秀成穷于东西应付,忙于救援,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治二年九月,太平军与淮军在苏州附近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几经反复,太平军渐渐不支。淮军倚仗武器的优良,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兵临城下。苏州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外的又一中心根据地。忠王府就设在城内。李鸿章丧心病狂地孤注一掷,调来二十多门巨大的洋炮,轰毁了苏州数段城墙。但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等指挥的太平军却英勇顽强地打退淮军多次进攻,把李鸿章牢牢地堵在城外。李鸿章在久攻不下时,又故伎重演,派人诱降城内纳王郜永宽以下八王。此时天京危急,李秀成奉命回援天京。十二月四日,叛徒郜永宽等人合谋刺杀了谭绍光,卑躬屈膝地向李鸿章投降。但是第二天,李鸿章把乞降的八王全部杀掉。同时还有二千余名太平军将士死于李鸿章的屠刀之下。李鸿章克苏州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从此李鸿章的名字在清廷响亮了起来。

      同治二年底至同治三年初,李鸿章继克苏州之后,连连攻克了无锡、嘉善、嘉兴、宜光、溧阳、金坛、常州,进逼天京外围。考虑到与恩师曾国藩的关系,李鸿章没有直接参与同治三年七月湘军攻陷天京的战役,而是把这一能捞到大功的战役留给恩师的湘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围剿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遵王赖文光联合捻军还在北方继续战斗。山东曹州一战,他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杀死了前来镇压的钦差大臣、蒙古科尔沁亲王、咸丰帝表兄僧格林沁。顿时被压迫人民为之一振。清廷在震惊之余,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湘淮军主力北上,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负责镇压捻军;命令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后援军饷。捻军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以运动战为主,灵活机动、声东击西。统帅赖文光又对部队大加整顿,更加提高了战斗力。曾国藩围剿捻军一年多毫无建树。清廷对湘军的行为深感不满,在同治五年十一月,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率淮军镇压捻军,命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原任。

      当时的捻军为了战略上的需要,分为东西两支。因而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挺进西北;东捻军则由赖文光率领在中原活动。两支捻军成犄角之势,目的在开辟新战场,互相支援、分散清军兵力。老奸巨猾的李鸿章针对捻军的战略战术制定了"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战略以限制捻军的流动,同时采用各个击破的方针,先集中兵力向东捻军进攻。同治六年底,东捻军被迫在山东运河以东狭窄地带周旋,后来虽突破了淮军包围,但不久又被困于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六塘河以北与大海之间,陷入李鸿章的四面包围,使"以走制敌"的战略战术无法施展,因此屡屡受挫。同治七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不久在扬州惨遭杀害。东捻军彻底失败。东捻军在遭到李鸿章包围的时候,西捻军为了解救东捻之围,转战东来救援,在东捻军失败前夕,已到达直隶。谁知这却正中了李鸿章的圈套。不久,西捻军又被李鸿章包围在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徒骇河以北之间的狭长地带。在重重的围困之中,张宗禹走投无路,跳了徒骇河自杀,下落不明。西捻军也被消灭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之内,李鸿章残酷剿杀了东、西捻军,因功被清政府赐加太子太保衔,并实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当年秋,李鸿章奉诏进京觐见皇帝和太后,被加赏紫禁城内骑马的荣誉。

      李鸿章由一介儒生,靠镇压农民运动而青云直上。同治九年,曾国藩从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十一月又兼任北洋大臣。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已发展到十来万人,驻防在京畿、辽东、山东、两江等地,几至半个中国,支撑着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鸿章在这个高位上,稳稳当当地蹲了25年,这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李鸿章成为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中堂、大人。

    治器与治器之器


      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李鸿章发现太平军用洋枪,尤其李秀成的部队洋枪最多,最不好打。他由此得出结论:外国"炮火绝妙精厉","只有用洋人的军火才能制服太平军"。1862年6月,李鸿章的淮军中出现了洋枪队。洋枪杀伤力有限。李鸿章很快领悟到"西洋兵法是以炮为主,以枪为辅",因而计划练成万人以上的炮兵,尽快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

      购买洋炮和炮弹,花费浩繁。英人从英国军舰上偷来的一颗十二磅炸弹就卖三十两白银,一颗破的铜帽也要十九两白银。李鸿章的淮军虽然控制了全国商业中心上海,税收可观,又享受诸多特权,但时间长了,经济上仍难以为继。于是,李鸿章向清廷奏准自办军火生产。

      李鸿章首先调早有此志的丁日昌从广东急赴上海主持建造兵工厂。丁日昌还没赶到上海,李鸿章就迫不及待先派参将韩殿甲设一局开始制造军火。丁日昌赶到后,李鸿章命他再设一局,专门仿造国外各种新式炮弹。有了这两个局还不够,李鸿章又命知州刘佐禹与"英国专家"马格里共同主持第三局制造炸弹。李鸿章将三局合称为"上海炸炮三局"。当时的人则统称它们为"上海洋炮局"。

      炸炮三局所造之炮为轻便的迫击炮(田炮),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一个月统共才造六七尊。三局中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用了许多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西方机器,雇用了不少洋工匠。韩殿甲、丁日昌之局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由中国工匠手工生产。一个月下来,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生产炸弹四千多颗,而韩殿甲、丁日昌两局合起来不过六千余颗。后来,刘佐禹、马格里之局由上海迁往苏州称苏州洋炮局,厂址就设在太平天国的纳王府。马格里经李鸿章允准,又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一个星期即可生产二千枚炮弹,还能制造各种规格的开花炮,把上海两局甩在了后面。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将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改为金陵制造局,始终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李鸿章的洋炮局越办越有名,由此成为公认的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说:"日本学习西方成功了,我们也一定能够成功。照此发展一百年,我国可永远自立。"

      1865年,正在镇压捻军的李鸿章收到丁日昌一封信,得知上海虹口有一个洋人办的铁厂不仅能造枪炮,而且能制造轮船。如今洋人愿意出售,要价十万两。早想发展造船业的李鸿章十分动心,无奈囊中羞涩。恰在此时,有个被革职的海关道翻译愿拿出四万两银子促成此事,算为自己赎罪。李鸿章遂即让丁日昌再从海关拨借二万两银子,并把上海丁日昌、韩殿甲的洋炮局合并起来组成江南制造总局。

      总局是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创意,所谓"总"就是说不单单造船,还包罗各种机器。当然由于财力和人力有限,各种机器指的也都是军械方面的机器而已。开展民用工业是后话。这并不代表李鸿章不懂得民用工业的重要性。他早就对西洋机器的各种功用看得相当透彻。他说:"洋机器可用于耕田、织布、印刷、制陶等,其妙就妙在能够借助水火的力量节省人力。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不外乎是一个机关牵引另一个机关,一个齿轮推进另一个齿轮,一个零件带动所有零件动起来罢了。它的样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它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既然是这么简单,我们中国人哪有不会的道理。我预料过不了几十年,中国富裕的农民、有钱的商人都会仿造洋人制造机器,通过机器赚大钱、谋大利。"

      他的言下之意是机器十分简单,靠它来发展民用工业,中国的农民、商人只要有钱都能自己解决;而官府所要做的,则是发展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倾注了曾国藩、李鸿章师徒二人的心血。从经费的筹措到机器的采购,从中外管理人员的委派到机构的设置,曾、李都亲自过问,费尽心机。

      当时,中国造船业不仅缺乏技术人才,而且与造船业配套的其他工矿业都跟不上。也就是说,江南制造总局不仅雇佣洋人做指导,而造船材料都从国外进口,等于把西方的造船厂搬到了中国。油费、关税、洋人的高薪,使在中国造一艘旧式船的钱比从外国直接购买一艘新式船的钱还要多。李鸿章致沈葆桢的信中说:"我们这里的招商局从英国购买了三艘轮船,艘艘装货多,用煤少,速度快,每艘七八万到十万不等。而上海等地轮船制造厂造的船,每艘船少说也得个十多万以上。我们从外国厂家定购的新式康邦机器一百五十马力的轮船,只要十几万两银子。上海制造的旧式机器五十马力的轮船,仅工本费和员工薪金核算起来就要三十万两银子。"

      这简直是说造船不如买船。大轮船制造不出,小轮船质量差,无法下海,成本又高。江南制造总局知难而退,几年之后停止了轮船的生产,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枪炮生产上。枪炮和弹药的生产成了江南制造总局最主要的业务。

      作为李鸿章亲自设立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起到过许多积极作用。它是中国最早大规模采用机器制造枪炮和轮船的官营企业。作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先驱者,它曾经肩负着重大的国防使命,对晚清作战和军事发展都不无裨益。它代表了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但在这一次次的跌倒爬起中毕竟缓慢地前进了。

    发展电报非为发展商业,乃为加强国防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咸丰初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并未引起时人注意。

      电报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战争结束后,俄、英、美等国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不约而同提出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一时成为中外交涉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清政府在对电报电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使出了惯用的斡旋伎俩——严正拒绝。时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借口为朝廷献计献策,写下著名的《局外旁观论》,极力鼓吹全国应普遍铺设电线。清政府疑惧交加,密函封疆大吏商议对策。封疆大吏则大多持坚决反对态度。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认为,铺设电线"于中国毫无所益,而徒贻害于无穷"。福建巡抚李福泰更视电报为洪水猛兽,称之"惊民扰众,变乱风俗"。只有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提出因势利导的观点。他认为,洋人如此"积极热心",硬行坚持不允其架线,其实无法阻挡。铜线花费并不大,与其任由外人控制,不如自行举办。

      从这一认识出发,李鸿章曾亲手破坏外国人在中国铺设的电线。1865年,上海驻华领事巴夏礼向李鸿章提出铺设淞沪电线要求,遭到婉拒。英商决定先斩后奏,暗地在浦东自行铺设电线数十里。消息传来,李鸿章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密令上海县令动员乡民,乘夜拔毁所有英商铺设的电线。天亮后,英商看到昨日还林立路旁的电线杆一夜之间踪影全无,因属私设,无从告官,徒落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由于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战前仅从洋人那里风闻日本将攻打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通过书信与驻直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商讨调兵事宜,用了一个月才初步确定作战计划,到调动士兵、起运轮船等准备妥当,已经整整过了三个月。军机迟误,注定了不利的战争结局。这给沈葆桢以极大刺激,使他从最初反对铺设电线,转而坚决支持李鸿章的主张,将电报比作万里长城,提出铺设福州—马尾—厦门—台南一线电线的建议。清廷批准了沈葆桢的建议,却未予以应有重视。当时风气不开,各级官吏并不了解电报的巨大作用;相反大多数人认为铺设电线发展电报,列强侵略会更加便利。有人甚至危言耸听,指斥铺设电线会断绝地脉、打扰祖宗清宁等。最终,沈葆桢东南架线的宏图未能实现。

      沈葆桢反对这种消极政策,认为既然抵挡不住洋人铺设电线,不如立足现实,自行举办电报事业。他积极呼吁李鸿章举办此事,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写道:"从天津到上海,再到广州,洋人均设电报。国外信息洋人尽在掌握而我们未知,尚可交代;然国内信息洋人熟悉而我们不清楚,这如何说得过去?"

      1877年5月,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长达十六公里的电线,电报亦即开通。李鸿章惊叹:"洵属奇捷,神奇可诧!"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台铺设直达天津电线,自此号令淮军各营,顷刻响应。

      1880年9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于紫竹林、大沽口、济宁、清江、镇江、苏州和上海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委派洋务精英盛宣怀、郑藻如、刘含芳、唐廷枢、郑观应、经元善等人筹办津沪电报。与以往举办洋务不同,李鸿章创办电报局最初采取营利性的商办模式,然不久,复改商办为官督商办。商人们自有苦衷:一是电报所经地段太长,只能靠官府之力保证线路畅通;二是电报所经多为军事要地,商务用途不大。

      津沪电报局开办后卓有成效。特别是1882年朝鲜壬午事变使其名声大振。李鸿章事后回忆:"当年朝鲜内乱,我能够及时调派南北水陆各营,多亏电报帮了大忙。其速度乃前所未有。总理衙门与我密商出洋使臣人选及南方要务军情,均可同步反映。"

      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年),一条信息之由无到有,由短到长,在南中国海岸线上舞动。京沪粤新线成为近代中国电报业的主动脉,由南到北将整个中国联系起来。电报总局亦从天津迁往上海。新线分官线与商线:凡连接沿海、沿江通商口岸有钱可赚者为商线,属电报局管理,如京沪、长江、京通各线;凡地处偏远,因军事需要而设,线路绵长难以营利者为官线,属官电局经营,如山海关、旅顺等线。值得一提的是京通线,全长一百八十里,将京师与全国各地相连。

      19世纪90年代,电报局成为规模仅次于轮船招商局的新式企业,业务遍及南北各省。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中国自古用兵,从未如此神速。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举设电报一举三得,既防止外敌侵略,又加强国防,亦有利于商务。"

      必须看到,李鸿章并非重商主义者。他举办电报的初衷不是振兴商业,而是加强国防,是希图借官商合力抵拒洋人,以免洋商染指中国利权。李鸿章担心电报局常年花费太过庞大,单纯依赖官方难以生存,且官方经营有与民争利之嫌,因而主要采取了商办、官督商办的形式。商人承办则使官方不耗巨资而尽收其利,减少风险性;官方给予必要保护和扶持,则可鼓舞商情,增强商人入股信心。

      另外,以李鸿章为首的国人自行举办电报事业,在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方面需要引进真正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外人借此干涉中国内政。李鸿章最终选择了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大北公司作为在中国最早铺设电线的外国公司,技术不成问题;丹麦是欧洲小国,比俄、英、法、美诸强似更易驾驭。李鸿章与大北公司合作十分愉快,曾将御赐三等第三宝星颁发给大北公司主办恒宁生。在李鸿章的运作下,清廷将二十年海线专利让与大北公司。大北公司则协助兴办中国的电报事业。

      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衰朽残年还满世界乱跑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政治上失势。清廷革去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职,仅留文华殿大学士虚衔。日本在东北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了俄国的警惕和担忧。俄国政府借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机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希望其能派员参加,更重要的是,共同讨论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李鸿章当时赋闲在家,且是亲俄路线的坚决拥护者,自然是出使大臣的最佳人选。清廷决定派使团赴俄,顺访英、法、德、美等国。

      1896年,李鸿章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临行前家人恐其不测,专门准备一副楠木棺材随行。李鸿章使团一行除其子李经方、李经述外,还有兵部主事于式枚、洋员德国人德璀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弟弟赫政、英国医生伊尔文等人。

      4月30日,李鸿章一行抵达俄国圣彼得堡。李鸿章并未安排在国宾馆住宿,而是住在一位名叫巴舍夫的商人家中。巴舍夫是俄国著名的巨商,富比王侯。李鸿章到巴舍夫私邸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中式大牌楼,上面插满龙旗,中间竟镶嵌着李鸿章的照片。李鸿章受到了巴舍夫一家最隆重的接待。财政大臣维特负责全程接待李鸿章一行。维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最为杰出的外交家之一,可见俄国政府对中国使团的重视。维特尤其注意在细节上照顾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按照外交惯例,公开场合吸烟极不礼貌。维特考虑到李鸿章吸烟的习惯,每次专派两人伺候,将点燃的香烟送到其口中。在俄期间,沙皇尼古拉二世两次秘密召见李鸿章,亲自与其谈判签约一事。5月26日,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前往祝贺。次日,各国显要都入宫庆贺。李鸿章被安排在首席贺臣的行列中,同英国皇太子、德国亲王、日本皇弟等人平起平坐,可谓风光一时。

      不久,李鸿章与俄国政府秘密签订条约,史称《中俄密约》。其主要内容有:一、中俄两国遇有战事,互相援助;二、中俄两国不得私自同敌国订立和约;三、如遇紧要战事,中国所有口岸允许俄国军舰驶入;四、中国允许俄国修筑一条从黑龙江吉林到海参崴的铁路等。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抵达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人对李鸿章的隆重礼遇恰巧和十几天后来德国访问的日本外务大臣山县有朋形成鲜明对比。伦敦记者就此事采访山县有朋,问及是否会因待遇不同而嫉妒李鸿章。山县有朋说:"中国乃大国,李鸿章又是举世闻名的人物,德国举行盛大仪式欢迎他是应该的。我不会嫉妒他。"李鸿章受到的待遇果然不同寻常。德国人充分考虑到李鸿章的喜好,房间茶几上摆着雪茄烟,庭院长廊中挂着画眉鸟。德国人之所以如此接待李鸿章,其实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即希望中国能够从德国定购大批武器。不料李鸿章在德发表声明,此次德国之行,的确见识到德国制造业的发达,回国之后,我会向皇帝报告,今后有机会定来德国采购军火。德国人方才明白,李鸿章并非为购买军火而来。英国媒体报道了德国人的失望情绪:"李鸿章走了,现在不知有所收获的是谁?黄金雨不降,白玉雪不飞。我们如同做了一场梦!他要走了,我们的梦才醒了。这真是自寻烦恼,自作自受啊!"

      6月16日,德皇在新建的皇宫设宴接待李鸿章。宴会结束后,德皇邀请李鸿章阅兵。只见德军阵式变化,缓急有序,李鸿章由衷道:"我如果能有这样的十个营,甲午一战就不会败给日本。"

      李鸿章在国际外交界素有"东方俾斯麦"之称,来到德国,当然要见识一下真正的俾斯麦。李鸿章下榻的德国行馆的墙上即并列挂着李鸿章和俾斯麦的大幅照片。伦敦《中国新闻报》报道说:"此次李鸿章垂老远游,来到德国;俾斯麦亦早闻李鸿章大名。两人机缘巧合一处,怎能不见面?"

      6月17日,李鸿章与俾斯麦会面了。李鸿章身着黄马褂;俾斯麦则胸佩大十字宝星,头戴御赐王冠。李鸿章先作揖为礼,两人握手致意。坐定后,李鸿章向俾斯麦问候:"贤王身体可好?"俾斯麦答:"夜里总是难以入睡。"李鸿章切入正题,道:"此次前来,有一事请教。欲复兴中国,何道善之?"俾斯麦答:"承阁下相问,可惜两国相隔太远,我对贵国政务一无所知,实在无法明断。"李鸿章又问:"何以图治?"俾斯麦道:"以练兵为立国之基,舍此别无良策。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五万足矣。"俾斯麦从德国经验出发,认为军队不必超过五万。他以己度人。果真中国仅有五万军队,岂不闹出笑话。李鸿章心中感叹:"挑选五万精兵绝非难事,然我国缺乏教授军事之人。三十余年鸿章处心积虑建设国防,哪知甲午一战全军覆没,真好生惭愧!"吃罢晚餐,二人合影留念。李鸿章给俾斯麦留言道:"仆闻王盛名十余年,不过如空谷之应声耳。今乃觌面见之,直如剑气珠光,不敢逼视。"

      7月4日,李鸿章使团离别德国,来到荷兰。此时荷兰国王刚刚逝世,其女被拥立为新国王。次日晚上,皇太后宴请李鸿章。宴会后的歌舞表演给李鸿章留下了很深印象。他当即赋一首,云:"出入承明四十年,忽来海外地行仙。华筵盛会娱丝竹,千岁灯花喜报传。"席间,皇太妃赏赐李鸿章金狮子大十字宝星一枚。

      7月9日,李鸿章一行来到比利时。在比利时,李鸿章参观了克革列枪炮厂。李鸿章对一尊新式大炮产生浓厚兴趣,赞不绝口,迟迟不肯离去。军火商见其十分喜爱,讨好说愿赠送一尊。李鸿章顺水推舟道:"烦劳您送抵京城。"军火商果然于当年冬天将大炮运抵京城。比利时国王设宴款待李鸿章。席间,李鸿章控制不住,竟点着烟抽了起来。按照西洋礼节,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但比利时国王并不介意,而是巧妙地拿出各种烟卷分发给各位宾客。

      7月13日,李鸿章抵达法国巴黎。次日正巧是法国共和纪念日。法国总统福尔在塞纳河畔举行了隆重庆典。17日,法国外交部在埃菲尔铁塔设宴款待李鸿章。法国是西方美食大国,本想向李鸿章炫耀,同东方美食较量一番。当时埃菲尔铁塔已安装电梯,登塔并不费力。李鸿章却以伤风为由婉拒登塔。

      8月2日,李鸿章离开法国的哈伦港,抵达英国南安普敦港。李鸿章下榻于伦敦市中心议院贵族琅司岱的私宅。8月5日,李鸿章在奥斯本行宫觐见维多利亚女王。李鸿章仔细打量这位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君主,只见其身着黑服,头披白纱,左臂系一白色罗带,下吊金盒,金盒上插有已故夫婿的照片。女王起身折腰为礼,李鸿章则以三鞠躬还礼。女王特意安排李鸿章到朴茨茅斯军港参观英国海军。李鸿章乘坐"矮孛打"号巡阅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港口共停泊着27艘铁甲舰,20艘巡洋舰。李鸿章每至一舰,各舰均降旗致敬,军官率领着士兵立于甲板之上接受检阅。"矮孛打"号驶进港口时,鸣礼炮19响,表示对李鸿章的尊敬。8月18日,李鸿章参观伦敦电报局。当时伦敦电报局共雇佣发报员3000人,令人惊叹。李鸿章当即写就一封85字的电报,发给中国电报局督办盛宣怀。盛宣怀很快发出94字的回电,7分钟后抵达伦敦。同时李鸿章还参观了格拉斯哥的缝纫机厂,并留下两台作为纪念。

      8月29日,李鸿章到达纽约。次日,李鸿章拜见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作为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生前好友,李鸿章亲手在其墓前种下一棵纪念树。格兰特是美国第18任总统,1879年卸任后曾到中国游历。格兰特与李鸿章一见如故,视为知己。李鸿章尤其喜欢格兰特的手杖。格兰特看出李鸿章的心意,道:"我知道你很喜欢这支手杖,本应馈赠与你,只是这手杖乃是我卸任总统时国人赠送给我的,因此不便送你。待我回国后将此事告知大家。如大家赞同,我马上转赠与你。"回忆往事,李鸿章无限伤感。李鸿章听说虽然格兰特已逝世,但其夫人尚在,决定登门拜访。格兰特夫人非常高兴,邀请绅商百余人作陪,盛宴款待李鸿章。宴会结束时,格兰特夫人当众宣布:"承蒙各位厚爱,赠送一根手杖给先夫。先夫经常与我提起,李中堂非常喜欢这根手杖。因手杖乃各位所赠,不便转赠李大人。本想征得诸位同意再转寄李大人。不料此事未竟,先夫已撒手人寰。今天有幸李大人到此,我想征求各位意见,完成先夫夙愿。"在座的人全体同意将手杖赠给李鸿章。

      9月5日,李鸿章离开美国,坐火车到达加拿大。在加拿大,李鸿章参观了尼亚加拉大瀑布,访问了多伦多、温哥华等城市,尤其对加拿大的铁路事业赞不绝口,连呼"为天下第一大工,各国罕有伦比"。

      10月2日,李鸿章经日本横滨返回天津,完成了其环游世界的行程。

      李鸿章在致吴汝纶的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的无限向往。他说,西方各国上下一心,齐心合作,无事不举,积富为强;反观中国,政事杂乱,多方掣肘,生财之法亦远远落后。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联军很快攻占天津,进入北京

      慈禧带光绪帝出逃西安。逃亡途中,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罪己诏",授予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令其迅速办理谈判事宜,朝廷"不为遥制"。李鸿章再次临危受命,北上调停。李鸿章首先致电英、法、德、俄、日五国公使,提出"先靖内乱,再议善后"的解决方案。列强表示同意李鸿章北上。李鸿章离开广州时,曾对南海知县裴景福感叹:

      "内乱如何得止?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暂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我能活几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钟不鸣了,和尚也就死了。"

      李鸿章于上海启程北上,由俄国军舰护送抵达天津。李鸿章于垂暮之年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

      李鸿章马不停蹄,赶至京城。此时的北京城亦是一副惨景。李鸿章在京城下榻于贤良祠。京城各国驻军只承认奕勖和李鸿章两位全权大臣的居住之所为中国地方,其余均为"外国辖境"。其实,奕勖住宅外有日本兵持枪护卫;李鸿章住所亦有荷枪实弹的俄国兵把守。外国报纸评论云:奕勖"如一囚徒";李鸿章"实际上是受到礼遇的俘虏"。

      经过9个月的艰苦谈判,1901年9月,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约之后,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猝,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李鸿章为签订和约竭尽了全力,离死亡也越来越近。1900年12月底,李鸿章开始生病,一个月后高烧不退。1901年7月,李鸿章病情加剧,不能视事。9月,又患上伤风,"鼻塞声重,精神困倦"。《辛丑条约》签字后,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饮食不进。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于京城贤良祠病逝,终年78岁。

      长期以来,李鸿章背负着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的罪名。他购买和制造船炮的初衷究竟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还是为了自强和抵御外辱,在今天已没有讨论的必要。无论如何,李鸿章作为近代洋务派的领袖在开辟新风气、引进新技术方面功不可没。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兵轮、第一台车床、第一磅近代火药、第一炉钢,也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李鸿章挥舞大刀砍倒了起义的农民,也砍破了罩在封建王朝上空几千年陈腐而坚固的幕布,放进了一股新鲜空气。这空气让进取的人兴奋不已,让退缩的人恐慌惊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