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封锁,退居厦门孤立无援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郑成功率领的北伐战争失败后,即刻退居厦门(也就是思明州),这是当时郑成功势力最强,也是最坚实的一个根据地了。然而,此时清廷的战略也发生了变 化,清廷不再以和谈来争取郑成功了,而是采取强硬态度。逮捕了私自与郑成功联系的进宝,以内大臣素达为安海将军,与浙闽总督李率泰,准备共同领兵攻打厦 门。

      顺治十六年(1659)年底,郑成功得到清兵即将围剿厦门的消息。面对十分危急的形势,郑成功立即召开会议,分析敌我双方形势, 布置反围剿的准备工作。将士们一致认为,经过这么多次的战争,清廷的军队也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将军队聚集起来再次发动进攻。所以,当务之 急,就是要抓紧时间备战迎敌;另外,清军以北方陆军士兵围剿我海岛水师,是以短制长,犯了兵家大忌。随后,郑成功还谈了自己的设想: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 台湾,一则解救台湾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二则可将台湾辟为抗清的根据地,厦门的大后方。

      顺治十七年(1660),郑成功退回厦门后, 一边招募失散的将士官兵,修整战船,打造武器,一边等待北京清政府的动静。他祭祀阵亡将士、安抚阵亡将领家属,厚给抚恤,议定南京战役的功罪,使人心渐渐 稳定,兵力又有所恢复。三月,郑成功得报,说清将素达已到达泉州,正在修理水师,准备要来攻厦门。四月,探报称清兵出征马匹已备齐,船只器械、舵梢也备 好,定下期限,即将来进犯厦门。

      郑成功派人将各提督统镇官兵家属搬往金门,并布下重兵结为船队,前往崇武停泊,以抵御泉州港和所有从 上流来的清兵船只。为鼓舞士气,郑成功向全体官兵发出一道谕令。他在谕令中指出郑军的优势,清军的短处,以消除官兵中存在的畏清心理。郑成功回顾了与清军 在瓜洲、镇江之战,说明清军并非不可战胜。而且此次清军舍弃了马之长技,而与郑军争衡舟楫之间,不仅船只少,而且所用人员也大多是叛降者。因此,郑军能取 胜是很明显的。为了激发将士斗志,他约定又特设一赏格,不论大小将领官兵,一律照赏格立功受奖。

      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二十六 日,清军泉州港水师船只200余艘,进到祥芝澳,步兵登陆,船只傍山边而行,停泊在围头,步兵就地扎营。郑成功则一切准备完毕,只等敌人来攻。五月,李率 泰和素达,带领降将施琅、黄梧等人合力进犯。素达兵进海门,李率泰兵进金门附近浯屿。五月十日,双方在海上大战,各有伤亡。中午时分,郑成功站在中军舰 上,一手拿着指挥旗,一手拿着宝剑,问左右将领:"海面是否已经平静?"诸将回答:"平静了。"郑成功胸有成竹地说:"海流平静就潮转,潮转风就随之而 转。"于是下令发出信号,命令各船发起进攻。郑成功下到八桨快艄上,来往巡视,鼓舞士气。果然,顷刻之间,海面上刮起了强大的东风,波涛翻滚,船只上下猛 烈颠簸。郑成功手持战旗,指挥各船与清军交战。清军在郑军的猛烈攻击下阵脚大乱,死伤无数。李率泰领兵从浯屿赶来增援,被早有准备的郑军两面夹击,焚烧清 军船只。敌船处于逆潮之中,船只互相碰撞,损坏无数。船上清军,站立不稳。在郑成功的领导下,郑军在退居厦门后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然 而,此时的清军攻势很强大,形势对郑成功来说还是很不利的。清军分水陆两路向厦门扑来,两军在海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天早晨清军400条战船趁着涨潮, 攻击海澄县东北角的圭屿。郑成功的大将陈辉和周瑞率领战士拼死反击,终因寡不敌众,周瑞壮烈战死,陈辉退入船舱,点燃炸药,与到船上的多名清兵同归于尽。 陈辉的壮举,吓得清兵以后再也不敢贸然登船。

      后来,驻守高崎的郑军右卫陈鹏暗中通敌,他派人与同安的清军总兵施琅密谋,准备在施琅 兵至时,放空炮,让他顺利登岸。施琅以为自己策反已经成功,并且按照陈鹏当时的许诺还能够争取更多的将士,所以,当施琅的军队登陆的时候,陈鹏的弟弟陈蟒 不顾一切地领兵冲杀出来。清军以为是陈鹏出来迎接,毫无防备,等明白过来时,已被杀得溃不成军。这一仗,清兵被郑军斩杀或被潮水淹死,不计其数,清军大 败。而通敌的陈鹏,被郑成功抓住,将其斩首,以正军法。从此以后,素达、李率泰的军队再也不敢来进犯了。经过这次战役之后,清军的精锐部队遭到了毁灭性的 打击,使得清廷再也没有精力在短时间内组织征剿了。

      六月,郑成功派使者去见素达、李率泰,并送去妇人穿戴的衣帽,要求他们进行决战, 否则,便接受巾帼,表示低头认输。素达、李率泰忍受郑成功的侮辱,始终不敢再战。素达在朝廷的压力下,不久便在福州吞金自杀了。郑军虽打败了清军的进攻, 暂时保存了基本力量,但整个抗清形势,对郑军来说依然不容乐观。

      素达、李率泰被郑成功打败以后,清政府看到郑成功仍得到东南沿海人民 的拥护,东南沿海一时难以平定,感到非常棘手。于是,清廷暂停了进攻,但却同时加紧了对郑军的封锁。郑军的处境日益不妙起来。随后,清廷对江南各府州县迎 接郑成功的人进行了严厉的追查,株连被杀的极广。经此一挫折,江南士民盼望复明,怀念故国之心,遭到巨大打击,从此死灰再也难于复燃了。整个形势对郑军极 为不利。在军事上郑军成为一支孤军;在政治上江南百姓面对清廷的残酷镇压,也不敢再对郑军友好了。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势,郑成功重新调 整了军队的组织、将领,分派各镇到温州台州舟山各港地方屯扎、征饷,休养训练。同时,郑成功发布告示,广行招募旧时散佚的官兵,修整船只,备造军器, 兵力渐渐有所恢复。东进台湾,转移根据地是他思虑已久的事情。他考虑派遣前提督黄廷、户官郑秦督率援剿前镇、仁武镇前往台湾,打平障碍,安顿将领官兵家眷 以为长久之计。

      同时,清政府又采取了经济封锁政策。清政府采纳了原是郑成功部属、熟知福建情况的降将黄梧提出的"平海五策",就是想 把闽、浙沿海一带的老百姓与郑成功隔离开来,切断郑成功与老百姓的一切联系。黄梧熟知郑军及东南沿海的情况,他给清政府呈上的所谓"平海五策"具体内容 是:

      1.金门、厦门以小小的弹丸之地,之所以能够抗守至今而不溃败,是因为沿海百姓为了获利铤而走险,供应给郑军粮饷油铁桅船等物 资。如果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全部迁往内地,并设立边界,派兵把守,不许百姓到沿海生活,防止百姓与郑军接触,那么就切断了郑军的物资 来源,郑成功就不攻自灭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