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陈友谅,拥朱元璋称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9 属于:徐达

  •   自从朱元璋渡江占领太平后,其地盘就与陈友谅辖区接壤。陈友谅是沔阳玉陟县(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出身渔家,原姓谢,因祖父入赘陈家,后姓陈。陈 友谅武艺高强,力大如,小时候读过几年书,略通文史,曾在衙门里做过一段文书,后回家与其弟友仁、友贵聚众起义。不久,迫于官兵的围剿,投奔徐寿辉。初 期隶属徐寿辉部将倪文俊统领,后因功升为领兵元帅。

      徐寿辉是罗田的布贩,又名真逸,亦称真一,人缘好,在江湖上结交了不少朋友。他身 材高大魁伟,相貌出众,以后加入了彭莹玉领导的弥勒教,被彭莹玉推为首领,说他就是弥勒佛下世,当为人主。元至正十年(1351年)八月,他们焚香聚众, 起兵反元。九月,攻占了蕲水和黄州后,以蕲水为都城,立徐寿辉为皇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

      后起义军分兵两路,一路由邹普胜、倪文俊 率领,攻取汉阳、武昌等地;一路由彭莹玉、项甲率领,攻占江州(今江西九江)、饶州(今江西部阳)等地。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不杀、不掠、不奸淫,口念弥 勒佛号,深得百姓拥护。不到一年的时间,天完政权已占领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大片领土。不幸的是彭莹玉在杭州遭到元军主力袭击,与项甲 壮烈牺牲。徐寿辉除了人缘好,政治方面比较平庸,没有多少才干。彭莹玉一死,徐寿辉失掉了靠山,在迁都汉阳后,大权就被丞相倪文俊掌握。元朝对他采取诱降 的政策,倪文俊贪图高官显爵,归降了元朝。元朝封他为湖广行省平章。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倪文俊想谋害徐寿辉未遂,事发后他 率众跑到了陈友谅的辖区黄州。陈友谅趁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队伍,自称平章。1357年10月,常遇春夺取原属徐寿辉的池州后与陈友谅发生冲突。第二 年4月,陈友谅令赵普胜率军夺回池州。1359年4月,徐达又命令俞通海等率兵出击,再次夺回池州,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为确保应天安 全,巩固扩大江南根据地,朱元璋命徐达攻取安庆。当时安庆守将是赵普胜,此人骁勇善战,拼死守城,徐达等久攻不下。朱元璋获悉后,详细分析了陈友谅与赵普 胜的情况,认为在他们之间有踪可乘,利用陈友谅猜忌、多疑,怕赵普胜超过他的心理,决定利用离间计,除掉赵普胜,而后再取安庆。

      当时 就实力和名望而论,陈友谅最大的政敌是赵普胜,赵普胜是天完红巾军最早的将领之一,不论是在反元战争中,还是在与朱元璋的作战中都立有战功,论资历在陈友 谅之上。特别是赵普胜占领安庆后,力量增强。陈友谅妒忌他功在自己之上,又怕他与朱元璋合作,因此,把赵普胜看成是自己篡权的最大障碍。

       朱元璋针对赵普胜英勇而少谋略,陈友谅挟主胁众,内部异心,互相猜忌的特点,使用离间计,先派人暗中结交赵普胜的门客,再将一封写给门客的信故意误送给 赵普胜。赵普胜对门客起了疑心,门客不得已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赏给门客重金,后又派他去找陈友谅。朱元璋使计让陈友凉误以为赵普胜想投奔朱元璋。反间计 果然奏效。9月,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亲至安庆,杀了赵普胜。至此朱元璋又削掉陈友谅一个臂膀,但安庆仍未攻克。

      1360年,陈友谅挥 师东下,欲取池州。朱元璋急忙从浙东调回常遇春,同徐达一起镇守池州。接着又遣使对徐达、常遇春说:"陈)友谅兵日暮且至,尔当以五千人守城,遣万人伏九 华山下。俟彼兵临城,城上扬旗呜鼓,发伏兵往绝其后,破之必矣。"陈友谅派重兵进攻池州,直逼城下,来势极为凶猛。这时徐达、常遇春等早已按照朱元璋的旨 意做好了迎战准备,敌军一到,守城官兵在城上扬旗鸣鼓,九华山下"伏兵悉起,缘山而出,循江而下",从阵后直捣敌军。城内官兵乘势杀出,前后夹击,大败陈 友谅兵。此役,徐达等歼敌共计一万余,生擒三千余,给了陈友谅当头一棒。后来陈友谅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也为了维持与朱元璋表面和好的局面,特地派使者前 往应天面见朱元璋,声称:"此战非我意,乃巡边者偶战耳。"

      然而,徐达、常遇春在协力大败陈兵后,却在如何处置三千余名战俘的问题上 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常遇春主张杀死全部战俘,说:"此皆敌也,不杀将为后患。若以上闻,上(指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必不杀。"但是徐达坚决反对, 说:"今天下战争方始,不可多杀以绝其归附心。"显而易见,徐达之所以不同意屠杀俘虏,主要是因为他担心杀俘的消息泄露出去后,会损害己方的形象,使有意 降附的敌军将士望而却步,增加日后攻城掠地的阻力。除此之外,这很可能还与身为朱元璋部将之首的徐达素具智略、秉性仁厚,以及他也料到朱元璋不会同意杀 俘,且他不愿忤逆朱元璋的意愿等有关。后来,由于两人争执不下,只好派使者上请朱元璋裁决。使者到达应天后,朱元璋果然不同意杀俘,而且命令使者立即返回 池州,传令徐达、常遇春等:"今战争方始,不可纵杀以绝人望,三千精锐宜释之,使为后用。"但是,在使者回到池州前,常遇春还是不顾徐达的劝阻,在一天夜 里擅自下令将三千余名俘虏坑杀掉十分之九。徐达将常遇春擅杀战俘之事报告给朱元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非常不满,命令徐达将剩下的三百名战俘全部释放。杀俘 惨剧发生后,朱元璋对自己委派常遇春前往池州与徐达共掌兵权,两将并设导致事权不一的做法后悔不已,说:"此吾所不一将之过也!"而且引以为戒,日后凡有 征战,只要徐达出,就命他"尽护诸将"。因此,徐达"自是专为大将矣"。

      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一,陈友谅亲率舟师十万,挟徐寿辉东 下,绕过池州,进攻太平,朱元璋守将花荣战死。接着又攻占了采石,在采石,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并冒着暴风雨在采石五通庙就帝位,国号大汉,改年 号为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陈必先为丞相,并占有江西、湖广之地。陈友谅弑君称帝后,志得意满,他认为横扫江东,吃掉朱元璋易如反掌,顺流而下取应天,指 日可待,于是他派人约张士诚一起进军应天。

      当时群雄中属陈友谅军力最强,舟师十倍于朱元璋,他拥有混江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一 百多艘大舰,还有战船数百条,应天的文武官员听说陈友凉东下取应天,不少人惊慌失措,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上钟山据守,也有的则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 力,再作计较。还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太平,牵制陈友谅的兵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