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谦逊事君,忠心不犯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9 属于:徐达
  •   明王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为防止大权旁落、江山易姓,设计了种种方案,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备受瞩目的,便是废除丞相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沿用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洪武年正月,中书省奏请以皇太子为中书令,但朱元璋没有同意,认为当时太子年幼,学 识浅,无经验,决定今后凡军国大事只要告知皇太子即可,中书令一职废而不设。中书省设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等官职,下辖吏、户、 礼、兵、刑、工六部。在地方上,则设立行中书省,统管一省军政事务。中书省丞相相当于古代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一切军政大事,权力很大。丞相权重,势必会 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的权力欲极重,他即位以后,对皇极和相权相辅而行,又相互制约的状况很不满意,内心久已蕴藏废相、提高皇权之心。他说:"秦代设 相,是祸乱起源,宰相权重指鹿为。后来各代不以设相为鉴戒,相沿设置,往往带来祸患,原因就在宰相擅专威福。"为此,他逐步推行他的集权计划,削弱相 权,直至废相,铲除了心腹之患,使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他审时度势,暗中静观,在心中酝酿着解决的方案,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措施并 非一步到位。

      在废除丞相之前,朱元璋首先是对丞相之位的人选进行了几番调整。在明初,淮西勋贵与非淮西大臣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淮 西勋贵都是早就追随朱元璋的旧将,朱元璋对他们比较倚重。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时,所封六公均为淮西人,二十八侯绝大多数也是淮西人。李善长是 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自投奔朱元璋后,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尽心辅佐,被比拟为汉之萧何,位列功臣之首。中书省成立后,他与徐达分别被任命为左、右丞 相,由于徐达常年领兵在外,平章政事又虚位未设,中书省大权实由李善长独揽。朱元璋虽倚重淮西集团,可又不希望他们权力过大,以致动摇自己的地位,于是便 想到在中书省培植其他地方的人才,这其中就有一个杨宪。杨宪原是山西阳曲人,他博古通今,办事干练,很受朱元璋器重,被任为负责监视将帅臣僚的检校。开国 之后,杨宪出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二年(1369年)升为右丞,次年又引为左丞,协助李善长工作。杨宪十分妒忌李善长的地位,一心想扳倒他,好取而代 之,便向朱元璋吹耳边风,说他"非相才"。朱元璋内心虽赞同,但因为李善长是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要动他,时机尚不成熟。于是便对杨宪不予理睬。这其 中还有个小故事,据载,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就曾召见与李善长矛盾很深的刘基,谈话间对李善长作了指责,暗示自己有换相的打算。刘基不计个 人恩怨,从大局着眼,指出李善长虽才干有限,心地狭窄,可他是开国元勋,又能协调诸将,的确是个宰辅之才,换掉他既不合理,也无益处。

      朱元璋见刘基如此不论个人恩怨,便有意立他为相。刘基坚决推辞说:"易相之事,就好比更换大厦的梁柱,必得大木方可。如把小木条捆在一起代替,大厦就会倾覆。"朱元璋见刘基态度诚恳,只得把此事暂且放下。

       在杨宪升为左丞相之前,担任左丞相一职的是汪广洋。汪广洋也是杨宪打击排挤的对象,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汪广洋早知道杨宪的恶名,便处处忍 让,时时提防,但杨宪还是不肯放过他。杨宪指使御史刘炳等人弹劾汪广洋事母不孝,朱元璋一向提倡孝道,立即将汪广洋革职,让他回高邮奉母思过。杨宪还不满 足,让刘炳再次弹劾汪广洋,以绝其复出之路,朱元璋命将汪广洋谪徙海南。刘炳屡次弹劾汪广洋,朱元璋心下不禁生疑,便突然逮捕了刘炳,遂勾连到杨宪,李善 长趁机全面揭发了杨宪种种不法情状。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与刘炳一同被处死。汪广洋在杨宪事件后,即被召回京城复职,封为忠勤伯。洪武四年 (1371年)正月初二,朱元璋撤下李善长,任命汪广洋为右丞,原参知政事胡惟庸为左丞,总理军国重事。李善长的下台,消除了朱元璋心中的一大隐忧,也是 朱元璋为废相迈出的第一步。

      朱元璋任胡惟庸为左丞的同时,又以汪广洋为右丞,目的是为了实现相互牵制,因为刘基早有警告,"让胡惟庸 做宰相,就像让生猛的驾辕,恐怕要蹦跳脱辕,把车弄翻。"但汪广洋是个只求明哲保身的人,他将权力交给胡惟庸,自己成了一个尸位素餐之人。无奈之下,朱 元璋只好废汪广洋,倚重胡惟庸,但正如宋太祖所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权重的胡惟庸迟早会成为专制皇权的牺牲品。

      胡惟庸, 定远人,在和州投奔朱元璋,是渡江前的淮西旧人。占领集庆,由元帅府宣使转宁国县主簿,升知县,迁吉安府通判,擢湖广按察司佥事。这时,他利用同乡关系, 攀结上了李善长,遂于1367年被推荐为太常寺少卿,进太常寺卿。这一时期,是胡惟庸的发展阶段。洪武三年(1370年)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为李善长心 腹。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李善长罢相,汪广洋提升右丞相,胡惟庸接替汪广洋右丞职务,两人掌管中书省的大权。汪广洋是一把手,胡惟庸是二把手。这 一时期,是胡惟庸的发迹阶段。而他的权力鼎盛时期是在三年以后,也就是洪武六年(1373年)。这一年,汪广洋左迁广东参政,胡惟庸递补右丞相,很快升任 左丞相,坐上了中书省第二把金交椅。

      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后,右丞相之位一直空缺。然而国家刚刚成立,事情众多,头绪纷乱,而天下的每件 事总不能统统由皇帝亲自定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还得由承上启下的右丞相来操心。朱元璋想在文武百官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却未能如愿,于是造成"久 置右丞相而不设"的局面。

      正当朱元璋在人事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在权力部门中书省,胡惟庸已把所有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其程度到了"水泼不进"的地步。他两眼死死盯着中书省的第一把交椅。

       胡惟庸对权力的觊觎,朱元璋如此聪明之人,再加上身边众多的耳目,不会无所察觉。但一方面胡惟庸是淮西人,与自己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不可否认, 胡惟庸是个人才,不然他不会把中书省治理得连水都泼不进去。很有可能,朱元璋看准的正是这一点,"帝以惟庸为才",所以"宠任之"。再加上他又是自己的亲 信李善长的亲戚,要动他,还得三思而后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