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发展经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4 属于:房玄龄
  •   新年之际,朝中举行盛大国宴,有司安排演奏了旨在歌颂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但见一百二十八名披银甲、持剑戟的武士,由太乐令引导,按金鼓节拍击 刺往来,威武雄壮有如战阵。太宗喜不自禁地告诉众臣:"过去我受命出征,击败刘武周,所以军中和民间就产生了这套乐曲。虽是杀伐之音,不像表现文治德政的 乐曲那么雍容舒缓,但我的功业是通过征战得来的,通过乐曲表现辉煌的武功,是为了不忘根本,牢记天下得来不易。"

      大唐天下确是得来不易,李世民皇帝更是艰苦卓绝,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眼下需要的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房玄龄清醒地知道,国家的局势还不容乐观。隋末以来十多年的战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犬不闻。 近些年来,关中及山东一带连遭水灾,听说陇右和河南粮价暴涨,一匹绢才能换到一斗米。老百姓缺衣少食,四处流浪。唐初关中地区是府兵集中地,折冲府主要分 布在这一地区,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恐怕连兵源也成问题了。

      还不仅是灾荒。就在《秦王破阵乐》在皇宫里演奏的时候,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在泾州举兵叛乱。虽然这次叛乱很快便平息了,但它给朝廷敲响了警钟:内乱还有可能发生。此外,北部边境还有突厥视眈眈,西部尚有吐谷浑磨刀霍霍,边地上战事不断。

      为此,房玄龄手书"惧畏恐忧"四个大字,送与太宗,悬挂在显德殿上。太宗说道:"你这四个字,正是我此时的心理写照啊?我每天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内忧外患,让我很少安宁。"

      太宗担心百姓因贫而思乱,于是与房玄龄等人一起研究政教风化。太宗说:"现在大乱刚刚结束,恐怕百姓不容易教育感化啊?"对于如何缓和各种矛盾,实现天下大治,他还没有找到稳妥的措施和办法。

       一天,房玄龄往武器库检查回来,对太宗说:"我看见库中所藏的兵器远比隋朝的还要充足,如果能将其一半变成用作生产的工具,那该多好啊!"太宗想了想 说:"你说得对。修整兵器防范寇贼虽然要紧,但我只希望你们留心治理国家的策略,务必竭尽忠诚,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便是我的兵器。隋炀帝难道没有兵器么? 导致他灭亡的恰恰是这些兵器。由于他不修仁义,百姓怨恨起义反抗,夺过兵器推翻了隋朝啊。要理解我的这个心意,应当以德行仁义来辅助我。"

      房玄龄与太宗的想法完全合拍,在制定大政方针上出发点一致。太宗害怕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于是对房玄龄和臣子们说:"一个人想照见自己的容貌,必须有镜子;一个皇帝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有敢于直谏的忠臣。当皇帝的自以为是,做大臣的又不加匡正,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针对当前诸多棘手问题,在太宗的倡导下,房玄龄组织朝中大臣进行了一次讨论。以封德彝为代表的一部分大臣认为:"三代以后,人渐浇讹",只有信法律,兼 霸道,才能止乱而治。魏徵、王珪等有识之士坚决反对这种主张,他们从总结历史经验到解决眼下具体问题,从君臣伦常、反对奢侈腐化,到泰山封禅、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真是广言博论,无所不包。房玄龄本是个擅长综合整理、善于集思广益之人,便将众人的讨论择其优点,归纳出一条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扭转财 政上的困窘局面,尽快改善人民生活,简言"富民强国"。

      要想富民强国,首先是要树立以农为本思想。一个既富且强的隋朝,由于隋炀帝的 统治过分残暴而激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很快就为义军所推翻。这是房玄龄亲眼看见并身处其中的一次大事变,他对农民的巨大力量不能不"惕焉震惧"。农业 是封建社会的主业,农民是主要生产者,要恢复和发展农业,没有劳动力不行。房玄龄早在隋末就对全国人口作过调查,隋朝最盛时期户数为九百万,人口达到四千 六百多万,平均每户五口人。现如今,全国著籍户数骤降至二百余万,如果按每户五口人计算,也不过一千万人口,何况经过府兵参战损耗,够五口之家的并不多 了。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大量土地抛荒,到处是地旷民稀,杂草丛生。其时高昌国王自长安朝觐回国后,告诉其臣下说:"我一路上见秦州、陇州以北,城邑 萧条,没法跟隋文帝时相比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房玄龄在众议基础上提出三条举措:一是招徕和赎还隋末以来流落沿边各少数民族地区 的汉族百姓,其中包括被突厥掠去的汉人。为此房玄龄还特意向温彦博了解情况,温彦博说,隋末流入突厥的汉人有八万之众,建议朝廷用金帛赎回。房玄龄采纳了 他的意见。二是劝勉男女及时婚嫁,提倡鳏寡再婚再嫁,鼓励生育。为此,太宗还几次释放宫女,任其婚配嫁人。三是鼓励逃户还乡,并让那些豪族大姓取消家奴, 以增加赋税对象。四是提倡僧尼还俗,政府重新登记度牒,一时竟有十余万人走出寺院。另外,还有暂免死刑、释放囚犯等等。

      这些措施经太宗批准,最后以诏书下颁,同时辅以修订后的《均田令》、让人口密集地区的民众向地广人稀地区迁移等等,很快收到良好效果。

       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开始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在当时很有积极意义。唐初高祖又于武德七年(624)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但那时忙 于征战,落实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根据唐初《均田令》规定,土地的度量以五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一百亩为一顷。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的中男、丁男,每 人给田一顷;六十岁以上的老男和病弱残疾者,每人给田四十亩;寡妻妾每人三十亩;另立门户的,户主加二十亩。所分授的田地,十分之二为世业田,又称永业 田,十分之八为分口田。世业田属私有,人死后由子辈继承;分口田属国有,身死则收入官府另行分配。

      为了推行均田制,房玄龄做了大量深 入细致的工作。当时,一些贵族和地方官吏兼并了许多土地,朝廷本身也占地太多,仅洛阳的芳华苑一处,周长就达一百二十六里,房玄龄提出:要使土地分配合 理,必须先从中央政府和各级官员做起。于是建议太宗把属于皇家园囿的芳华苑等废弃,赐给当地百姓。

      在推行均田制过程中,有一件事引起 了房玄龄的注意。长孙皇后的叔父、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出任泽州刺史,一上任便发现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等人,都占有境内数十顷肥沃的耕地,还截流河渠 以为私用,便向朝廷提出弹劾。房玄龄见到奏表,立即建议太宗抓住这个典型,把它作为清算地方官吏兼并土地的突破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