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再遭放逐,遥观宫廷内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4 属于:姚崇
  •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继位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巩固了地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 冗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姚崇的第二次任相,只有短短的7个月,就再遭放逐。原因就是他与宋璟上的"安储三策",得罪了太平公主

      景云二年(711年)二月二日,唐睿宗出人意料地下令,命太子李隆基监国。李隆基由平王立为皇太子,至此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为什么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开始代理国政了呢?

       按照惯例,唐代太子监国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皇帝外出征伐,远离京师;二是皇帝巡幸东都或出巡地方,一时回不了京城;三是皇帝病情恶化,不能理 政。类似上述三种情况在唐朝初年是屡见不鲜的。那么睿宗是出于什么原因命太子监国的呢?从他的年龄来看,这年恰好50岁,算不上高龄,史书又不见记载他患 有什么疾病,并不是出于健康不佳的原因;同时,睿宗既未率兵出征,又未巡幸外地,可见他并未曾离开京师。显然,这都不成为睿宗命太子监国的原因。

      但是,毕竟事出有因。尽管宫廷事秘,我们根据史书的某些记载,仔细分析,仍可寻出一些蛛丝迹,来揭示其中的奥秘。《旧唐书·张说传》中的一段记载,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其中说:

       玄宗在东宫,说与国子司业褚无量俱为侍读,深觅亲敬。明年(景云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是岁二月,睿宗谓侍臣曰:"有术士上言,五日内有 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左右相顾莫能对,说进曰:"此是谗人设计,拟动摇东宫耳。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睿宗大 悦,即日下制皇太子监国。

      这段史料清楚地表明,术士上奏的5日内宫廷将要遭遇一场兵祸,是睿宗命太子监国的原因。现在看来,术士所言 固然不足为信,但当时迷信星象,一些搞阴谋诡计的人又常常通过术士之口向皇帝发出一些信号。张说十分明白这一点,术士所说的"有急兵入宫",显然是指太子 李隆基将发动宫廷政变,这也正是谗人设计陷害太子,用以动摇东宫的阴谋。

      既然如此,那么谗人又是谁呢?显而易见,就是太平公主或者其党羽。

       术士对睿宗所说的"五日内有急兵入宫"一事,虽然是太平公主之党着意挑拨睿宗与太子的关系,但也并非绝对不可能发生。李隆基一再受到太平公主的挑战,其 太子地位自然不能固若金汤,这也不能不引起李隆基的严重关切。他会担心夜长梦多,时间久了,说不定会变生肘腋。唐初以来的太子更易不常,有时是刀光剑影, 充满了杀机。当他回顾这些往事时自然会不寒而栗。而现在的李隆基英武果断,有魄力、有韬略,他已经独自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诛灭了韦武集团。而且他 又得到了朝中大臣如姚崇、宋璟等有声望的政治家的全力支持。所以如果太平公主逼他过甚,其太子地位受到严重威胁时,他就会毅然挺身而出,毫不迟疑地再次发 动宫廷政变。这在当时政变迭起、政局尚不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更是轻而易举的。

      睿宗对事态的发展也焦虑不安。太平公主与皇太子姑侄之间的 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他对此决不会熟视无睹或泰然处之。他看到太子李隆基的羽翼渐渐丰满,在弑夺风云不时涌现之时,只要他振臂一呼,一场大的宫廷政变是随 时可以发生的。当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似更加预感到局势的严峻,因此他很容易地听从了张说的建议,决定让太子监国,并颁发了由张说起草的制 书。

      从制书的内容来看,所谓命太子监国,并不是让李隆基全面代理国政,只是"俾尔为政"。就是说只让太子帮助处理政事,他的权限只是 六品以下官的除授及判决犯徒罪的囚犯。六品以下官属于品秩较低的官员。唐制规定:五品以上官的除授,由吏部呈送中书、门下省审查,由皇帝下制书任命;六品 以下官则可由吏部直接任命,不必上报。可见太子负责六品以下官的除授,其权力是有限的,负责徒罪以下的刑法也无足轻重。

      尽管如此,但 是李隆基从立为太子到监国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他向全面执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同太平公主之党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新的进展。显然这也是睿宗为了稳定 太子地位,对李隆基做出了某些让步。现在,皇太子李隆基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君临天下,总理大政。而太平公主又竭尽全力,欲将皇太子拉下马,另立储君。因 此,皇太子虽然监国,帮助父皇处理朝政,但他们姑侄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未缓解,双方围绕着皇位问题的激烈角逐仍在继续。

      太平公主虽然出 居蒲州,但她的手仍然伸得很长,还是要插手朝中政事。睿宗曾接受了宰相姚崇等人的建议,一度罢免了斜封官等冗职。殿中侍御史崔莅等人提出,罢免斜封官是彰 示中宗用人的过失,又要招致罢免人员的怨恨,恐怕要发生非常之变。太平公主也出面为罢免的斜封官鸣不平,劝睿宗收回成命。睿宗对太平公主向来是有言必从, 于是颁下制书,凡已停任的斜封官并可量材叙用。对此,右率府铠曹参军柳泽上疏,指责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还批评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说:"姚、宋为相,邪不 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并劝谏睿宗改弦更张,否则祸害就会更大。对于柳泽的谔谔之言,睿宗却充耳不闻。

      更为荒唐的是,睿宗还把 姚、宋二相密奏出宋王成器为州刺史等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这才知道自己出离京师是姚、宋安定太子地位的谋略,立刻火冒三丈,便严厉责怪太 子。李隆基见机行事,即上疏说姚、宋二人"离间"姑、兄关系,"请从极法"。于是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宋璟贬为楚州刺史。

      姚崇与宋璟 是太子的羽翼,睿宗当然深知这一点。太子虽然上奏"请从极法",也并非诚心将二人推上断头台,不过是一种策略。因为睿宗决不会对他二人轻易施法,只能贬出 京师,以示惩罚,这也似为太子预料之中的。暂时将姚、宋二人贬出京师,能缓和一下太子与太平公主的关系,对姚、宋二人的安全也似有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