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屈原作文范文大全 附关于屈原作文素材10则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屈原
  • <a href=/renwu/QuYu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屈原</a>
    屈原

    作文范文:忆屈原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书卷,静静地看,细细的想,似穿越了两千年的阳光,阳光下有你。
      你一袭白衣,任乌发垂在胸前,似有无尽哀怨。你抬眼,望了望依旧清澈如洗的天,纯净的眼眸无法承担太多的悲戚,只好化作两行清泪。
      他们不懂呵,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不懂你为何不肯去沾染酒污。而你,也只好空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想,那一刻,你是否在想朝堂上,你那高高在上的王,为何不肯听你言?你本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三闾大夫不该是你。
      抱着一块冷石,你毅然决然走到汨罗江畔。他们说你极端,他们说你消极避世,他们说你心胸狭隘。他们不懂呵,不懂,你只是不忍让家园变成荒芜,你只是不忍看到那个败迹,你只是不忍走向注定了的结局。
      那为何,不随波追流呢?
      我似乎看到你用哀怜的目光看我,是啊,该怎么让凡人们懂得呢。你不是不懂那官场生存之道,只是不愿看那宿命风干美好。
      近似疯癫的伪装,只是不忍清醒着看这世界。
      你笑,甘心沉于汨罗。早已分不出你的泪,只因爱得太过深沉。你也知道,只要你回头,有那么多的选择:做一个隐士也好,周游列国也罢,没有人非要你死。但,你又怎肯呢。
      你叹,你恨,你泣。叹他们不肯挺起脊梁,恨自己已无力回天,泣国破之日已可待。楚,你一个人的楚,已风雨满楼。仿佛,只要轻轻一推,便已化为废墟。
      就这么沉沉的安睡吧,屈原。历经沧海桑田,你已得到永恒。历史,会一直记得你。

    作文范文:屈原的爱国故事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 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 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

    屈 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 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 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 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 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 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作文范文:你好傻啊,屈原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名师点拨】

       作者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之情聚集于"忘记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抱负"。写屈原可以有多个角度,如爱国爱民、矢志改革、操守高洁、文学 成就等等。作者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操守高洁"来展开200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忘记与铭记"的话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对屈原倾诉:一是傻在改革,被坏人妒 忌;二是傻在不辨官场黑暗,遭人陷害;三是傻在以死明鉴自己的衷心;片段组合素材,画面剪接素材,将一个人物的不同阶段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内容丰富多 彩。加之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对屈原发出呼喊,使文章生动活泼,意蕴丰厚。

    作文范文:屈原,我想对你说

    时间之水徐缓而过,雾雨一般混蒙。上千年的雨量充沛,足以形成一道河流。足以有浪,拍打如崖的墙壁,发出询问之声。足以有潮,叩响闭锁的门。

    千 年之前的江畔,屈原,你化作一具不朽的洁白丰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这般景仰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 濯吾足。"在那个众人皆醉的世界,渔父的做法或许是对的。可你,通体散发着圣洁的光芒,于是刺痛那个时代的眼。清澈的目光,会被时代的风沙搅浑,挺直的脊 骨,会遭到愚蠢手指的指点。你披发行吟泽畔,终于纵身汨罗江中,化为亘古不变的永恒。

    屈原啊!在那样的污浊染缸中,是什么勇 气让你保持婴儿一般圣洁纯白?历史回答我,那就是风骨,那就是气节。是的,千年之后,历史将那个时代的一切辗碎,留下满地残破的碎片。终于,历史的罡风和 洪流将风沙冲刷,将手指风化。你从黑暗之中升起,如清冽的月华,照彻整个华夏文明。

    东坡有词:"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是又一个你的传承者。独自绽放的纯白,你留给后人的,比那个时代多得多。

    我站在历史面前。历史是如你一般的死者的名册,层层重叠如丘陵,掀起一角,就会发出骇然之声。千年之后,有学者发掘鉴赏,却不再有人活下来,为任一残片作证,当然把玩者也不需作证。反复重叠的铅字淤塞了记忆,甚至连噩梦中一张企图翕动的嘴,也被茂密的菟丝子缠紧了。

    我终于用心侧耳倾听:

    攀缘植物从古琴的琴体里伸长出来,日复一日暗哑,偶尔有一只蚱蜢从弦上跃起,于是就有露水滴落之声,清冽纯明;

    河边被脚步踩上印痕的青石板在某一个清晨破裂,将晦涩的内心交付初升的太阳;

    水流汩汩,有远古的声音在水下悠然低诉,拂过我熟睡的发际……

    如你一般千年之后的我,希望永远把持纯净的内心,倾听生命最本质的低吟。或许有一天,在历史的苍穹,会再多一颗纯白的星辰。

    赏 析:作者超越时空,展开想象,在历史的苍穹里,聚焦诗人屈原:任历史的罡风和洪流将风沙冲刷,而你化作一具不朽的洁白丰碑,屹立于文明华夏!而我们则永远 把持纯净的内心,倾听生命最本质的低吟。本文或呼告,直接抒情;或比喻,形象凸现;或排比,上下气贯。情感真挚,内涵丰厚。

    高一作文范文:屈原之死

    你死了,在滚滚的汨罗江中,殷红的血色在江中渲染,在碧波中渐渐淡去,淡去……

    时至今日有多少人还记得你,还记得你为何而死?我们不禁要问,是仕途的失意,亦或是别的什么……

    想当年二十弱冠,意气风发,浓墨而作《橘颂》时是何等儒雅恬淡,那时的你一尘不染,纯洁的心好似无暇的碧玉。

    时间不疾不徐的前进着,二十年了,当年的朝堂已不再,当年的赏识已被弃若敝履,仕途失意,你渴望得到重用,得到的却是更大的冷漠,更大的羞辱。你不曾 有,你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你被灌输圣贤之道,如何体会卑贱的意味。你不是墨子,不是孔子,从卑贱中走来登上了巅峰,他们能宠辱不惊,他们能风轻云 淡。而你依旧是那个一尘不染的你,你死了,那么坚定决绝,你死了,在理想的领土上,你寸步不让也寸土未失。干净的来了,也干净的去了……

    岁月流逝,曾经的记忆早被冲淡,曾经的精神也被磨蚀,但我们依然记得,有个人死了,叫,屈原……

    作文范文:端午节纪念屈原

    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发代笔留下千年壮举。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有 泪水,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单薄的生体去抵挡与唤醒无边的黑暗。但,失败了。而在你身后仍然有无数同你一样有着坚 强意志的人,继你只后他们无不时时刻刻为着广大人民利益去与黑暗势力做着艰难的斗争。你手带刑具,颈系长链,脚套镣链,披散着头发,虽步行受限,担心早已 随理想飞出九霄云外,飞到百姓的身边去了!你的感叹激起了世人奋起向上的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并没有忘记你,你的洒脱离去,给爱你 的人留下了伤心与难过,他们将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节,每年的那一天他们乘着龙舟用叶包上糯米煮好(粽子)撒到江里给鱼儿们吃,希望它们不要吞噬你的肉 体。这个纪念活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执行着这项"使命"。

    渐渐地人们将吃粽子抛粽子形成一种习俗,每到这一天吃完抛完粽子, 人们都要赛龙舟,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好了,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爱国人士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可,回首在望,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了纪念 屈原。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因为他跳江了。他为什么要跳江呢?因为他爱国,不希望看到国家的衰亡与百姓的痛苦,希望通过他这一跳唤起人们的无知。是啊!可 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么我们要怎样去爱国呢?爱国是从心理发出实践于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头禅,也不是看电影。爱国并 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还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礼貌待人使我们国家成为友谊之邦;团结奋进让我们国家战胜一个个大灾难。你捡起一 片垃圾,我不破坏一片绿荫,这不都是热爱我们供用的家园——祖国吗?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后我们应当做点什么?学习屈原的精神,我们更要"爱国、明理、诚信。"

     [高考作文核心素材之屈原篇(曾氏版)]

    屈原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和楚王同姓。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 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 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 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 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主要事件

    一、性情高洁,初登政坛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楚怀王9年,屈原第一次出使齐国,就以其总览时代风云的敏锐观察力,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促使了六国联盟的形成,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外交使命,展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史记·屈原列传》赞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对屈原的内政外交才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草拟《宪令》,遭馋而疏,忧作离骚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 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 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放逐汉北,再度使齐,怀王贪信,中张仪计,身死于秦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鉴于屈原再度使齐的成功,怀王任命屈原为三闾大夫,掌管王族三姓(昭、屈、景)子弟的教育事务。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四、怀王客死,顷襄即位,屈原孤立,流放江南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28)。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29),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五、泽畔行吟,偶遇渔夫,怀石投江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遂自沉汨罗,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 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 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3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 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一生经历了 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 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 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 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名言: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饮露餐英,只爱高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坚定信念,奋斗不懈)(从中我们不仅看到屈原上下求索的执著,也能看出他漫长求索过程中的艰辛。这句诗之所以著名,大概还因为它几乎写出了人生的普遍状态和必然命运: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完成征程需要不断在迷茫中探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说明:九死不悔,何其执著!执著当然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执著追求的,必须是"余心之所善",这样才可能不悔。正如孔子所言,"求仁得仁,又何怨"。)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与众不同,绝不苟合)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坚定信念,端正忠直)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故国的眷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涉江)(面对污浊的、丑恶的社会,要洁身自好;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

    夜读屈原

           平生最钦佩的古代文人中,屈原无疑是首选。胸怀大志,刚正不阿,情操高洁,不从流俗,以及那种对于劳苦大众"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敬仰。如今的年代中,因壮志难酬而怀沙自沉的做法,固然已不可取,但在屈原所处的历史时期,唯有以身殉国方能表达对于昏懵的愤恨,对于理想的忠诚,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屈原,这个正直勇敢而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文人,汨罗江的冷水漫浸全身之时已然明白,这是一种绝非为己却非我莫属的伟大牺牲。

           端午又近,对于屈原的怀想便又强烈起来。夤夜已过,我依然手捧《屈原评传》,或者诵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刘向的《新序·节士》,胸中难以平静。是的,在当时,似乎只有忠君,进谏以及效力百姓才有可能;似乎只有坚守真理,完美人格的最终造就才会化为现实。屈原最辉煌的岁月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中度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啊,"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的决然,为这份无法超越的执着画上了旷世的惊叹号和伤感的省略号。

           于是有无数龙舟追逐着屈原的亡魂,于是有雨般密集的米粽洒入江中,几千年来,人们仍然不愿让江中的鱼儿,哪怕是啄一啄水中素衣沉浮的伟大身躯。

           作为文人,屈原是极入世的。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在身边那些深爱国家又无缘效忠者的鼓撺下,从少年时期起,屈原就开始为自己能走上楚国的政治舞台准备着。据记载,降世后的屈原,因家族破落,他一直过着可称为贫寒的生活,但也让他养成了甘守清贫、不畏困苦的个性。好在他所接受的教育仍然是良好而系统的。每天清晨,太阳还 没有升起,屈原已经起床,坐在窗前,高声地诵读诗文。他的晨读声几乎与公的报晓声同时在朦胧的天空下响起。而当黄昏,屈原又坐在秭归城外的高地上,看着 远处汤汤的江水,对着渐渐漫洇的夜色,练习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必备的雄辩术。

           很快,屈原他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显现出来。他能把楚国的历史倒背如流, 能把楚国的江山细细描述,而每当提起那些曾为楚国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屈原的眼里总是放出钦佩仰慕的光芒。因此,当二十岁左右时的屈原终被招入楚国王宫内,充任皇太子的"侍读",后来又借助这个位置,一步步进入楚国最高层的政治舞台,这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屈原实在是太理想化了,或者说,他对政治的黑暗程度始终没有应有的预料,甚至在自己深受其害时,仍然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楚怀王、楚顷襄王身上,殊不 知正是他们剥夺了屈原显露才华和忠心的机会,抹去了一个亲民爱民的诗人造福民生的可能性。屈原最大的悲愤就在这里。就是这样的国君,就是这样的一群小丑, 就是这样的趋势,就是这样的结局,还能再奈何什么吗?不忍想象,当屈原最终明白自己的一腔热血只能白白东流时,那种痛苦确实能把整个人绞碎。除了投身汨罗江,还有别的办法么?有时候,缺的不是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信心,而是最起码的时局形势,环境氛围。一个古代的国家如此,一个当今的单位呢?一个伟大的屈原如此,一个普通的现时公民呢?

           我暂搁书本,抬眼夜空。黑夜能给人以冷静,不带个人意气地回忆或思考着。

           每一个初涉人世的人,他总是拥有着一份抱负,企望自己能以干好本职工作的方法获得应有的报酬——物质的报酬实在是微小的一部分,所谓的实现人生理想,决非一句空话套话——热情的被消蚀、不可能只是流逝的时间所造成,精神意志上的衰变甚至出现狂热的对立,往往是由掌权者故意的冷落、讥嘲、贬谪和肉体折磨所逼迫。最恶毒的打击莫过于剥夺他的抱负和理想,那其实是他的灵魂。灵魂既已不存,肉体活得至多也是一具行尸走肉。如同摘去了脑袋的苍蝇,纵然还能飞出一段,却是最没有意义的一段。现代人的幸福,在于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各种途径获得的机会,离开可能闷死自己的铁屋子,而不必像屈原那样,只能跳江了事。炒老板的鱿鱼有什么不可以?要想让自己始终保持可贵的热情、活力和自信,我们不得不全力争取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是的,那些以压制人才、重用奸佞、颠倒黑白为乐的权重者,总在不由自主地消蚀着原本应该大加弘扬的正气和活力。看见比自己高了几分的同类,他阴暗的心里就 会孳生出武大郎般偏狭敌视的情绪,非要按住人家的脑袋,让对方佝偻着,以此表明自己可怜的身高。官腔往往是用来显露权势的,这是一种很不平等的语言,因为 只有掌控着权势的人物方可操持它。屈原的那些楚辞算个什么呢?非权力性的语言永远处于弱势,不论你的句子本身有多么出色。而且,正是因为你造的句子比较出色,才会引来权势更加凶猛的压制,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当老板是武大郎时,狠狠地炒它一回又有什么不可以?可惜一生忠君的屈原不可能炒了国君,当屈原真敢炒了他,自己的命也就断折在汨罗江畔了。

           屈原当然抗争过。尽管不能与一国之君直接冲突,对国君周围的那些混蛋,总可以发泄几下的吧。此时的楚国宫廷真成了一个腐烂的浆缸,里面繁殖着蛆虫和苍蝇!患有轻度洁癖的屈原每次入宫,免不了泛上恶心。他无法想象国君居然会长年居住在这么一个地方,且与这伙人快乐地 相处。楚辞是屈原发泄愤恨、提醒国君的工具,但也招致令尹子兰及亲秦派的攻击和迫害。伟大的诗人在权贵们的眼里,确实不如一只苍蝇,他们早已对他的营营嗡 嗡极其反感了,恨不得他永远被利令智昏的国君流放到洞庭湖畔,或者更远的汉北,从此再也不在王宫里出现。然而,在大部分时间里,屈原还是呆在这该死的王宫 里,试图以他无懈可击的人格挽回些什么。这种挽回,免不了冲突,免不了失败,免不了沮丧和痛苦。在后期,也就是屈原即将决计彻底离开王宫之前的那几年里, 他的攻击欲已越来越强烈,尽管他所拥有的惟一武器只有他一直钟爱着的楚辞。

           或许,楚顷襄王在当政的起初几年中,他也曾想过如何消除与屈原的矛盾,如何封住屈原的嘴,毕竟屈原是三朝元老,毕竟屈原凭借完美的人格,在正直人们的心目 中享有崇高威望。要知道,凡是听过屈原演说,读过屈原辞作的人们纷纷表示出同感,即对楚怀王扼腕叹息,对令尹子兰和亲秦派更有微词。不过,这又给令尹子兰 和亲秦派找到了贬斥屈原的新的理由。是的,不肯妥协、不愿同流合污、决不屈服的屈原怎么可能被令尹子兰和亲秦派一直容忍下去?"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令尹子兰确实是小人,虽对屈原恨之入骨,但为了使自己不落下迫害老师的名声,特意不直接向其兄告状,而是唆使上官大夫对屈原进行弹劾,自己始终躲在暗处望风。令尹子兰之所以如此决然地处置屈原的另一个原因,是亲秦派想乘楚顷襄王还不太熟练宫中斗争的实质之时,尽快翦除祸患,以便长期控制楚顷襄王。刘向《新序·节士》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怀王子顷襄王,亦知群臣谄误怀王,不察其罪,反听群谗之口,复放屈原。"这 段文字进一步阐清了当时屈原受冤屈的过程和实质。楚顷襄王明知楚怀王身死秦国,是被亲秦的群臣所害,但他有意不去追查他们的罪责,反而听信以子兰为首的群 臣们的谗言,在接到上官大夫的弹劾后,再一次把屈原给流放了。据史书记载,楚顷襄王这人治国无术,听谗言却有一套,何况也早已视屈原为不吉之人。尽管楚顷 襄王和令尹子兰是兄弟,在此时,两人之间也已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无非来自个人私利的争夺及势力范围的划分。掌握着更大权力的楚顷襄王后来索性免了子 兰的令尹一职。可在对待屈原的问题上,这对兄弟却配合默契,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我们不能回避诗人在伟大的另一面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和幼稚——把自身力量想象得过于庞大,以为自己的支持者非常多,以为真理很快会被所有人接受,自己能亲眼目睹可耻的对手悲惨地完蛋——事实上,纵观历史,这样的好事少之又少。真理和正义的一方在很多时候往往孤寡的,权势的淫威常常又冲着真理和正义撒野。承担着弘扬真理匡扶正义重任的人物,活着的时候受尽折磨,死去多年方才沉冤昭雪,这几乎已成了一个规律。这极不公正的规律使许多贪图眼前利益者望而却步,何苦呢?死后的荣誉对于本人来说,比画饼更不能充饥。我向来不怀疑屈原的伟大,但在分析屈 原何以表现得如此执拗、如此不惜代价的缘由时,除去他少年即怀壮志、品格一向高洁、天赋原本超常等因素之外,个性上的愚忠和天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楚 辞是一面双刃剑。它能使屈原获取必备的自尊、信心和力量,同时又麻醉着他,提供给他不着边际的、虚无的幻想。当然他迷恋于这样的麻醉。可是,他在《离 骚》、《九章》、《九歌》之类的白日梦中沉浮,到了写作《天问》的时候,屈原的梦终于醒了,但已经来不及了。宫廷内力量的变化和战事的发展,其速度远远超出了屈原的预料,而不想有退路的他只能走向汨罗江。当一个人的希望不得不破灭,展示在眼前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时,激愤的他只能使出最后这一招。

           屈原的悲剧其实也是楚国的悲剧。屈原既死,楚国虽又苟存了一些年头,但已是大势已去,恰似一名患了绝症的病人,只能躺在病榻上等待阎王最后的通知。楚国一 经沦灭,令尹子兰为首的奸佞之徒也没了赖以寄生的地盘,强秦是不可能赏赉给他们以荣华富贵的。前面说过,承担着弘扬真理匡扶正义重任的人物,活着的时候总 是受尽折磨,死去多年方才沉冤昭雪,这是一条很不公正的规律。但另一条规律是,卖国求荣、蝇营苟之流,其下场往往也好不到哪儿去,光是被历代世人所唾 弃,遗臭万年,灵魂终不得安宁这一条,也够他们受的了。由此说来,即便活着时可能享尽风光、恣意张狂,说到底仍是一出悲剧。你能说令尹子兰为首的奸佞之徒真很如意么?

           小人总是那么可恶。最可恶的小人往往是不学无术、又玩弄权术的那一类,其玩弄权术的核心内容,则是操纵昏庸的上司,借助上司的权势为所欲为。及至今日,这 样的把戏依旧被某些人所熟诣,玩得比令尹子兰更加得心应手了。据说真正的高手,首先是投上司所好,送上谄媚、钱物乃至女色,让上司与自己接近,接下来则是 找准上司的软肋,并让上司明白自己的把柄已经落在了对方手里,不重用对方也得重用,不被他操纵也得被操纵了。玩弄权术的最本质内容,就是如何把上司紧紧地 抓在手里,而这套本领,往往又被那些不学无术、只会钻歪门邪道的人所掌握。现实生活中,比如在某个机关里,会陪领导喝酒的、会安排领导洗桑拿的、会挖空心思地巴结领导的,即便没有业务上的专长,也会被提拔为处长副处长。我亲耳听见酒后半醉的局长毫不掩饰说:"……光有你们这些只懂舞文弄墨、只会低头干活的家伙,我的业余生活谁来安排呢?"他正说着,一旁那个结巴子男人母鸡生蛋似地咯咯咯笑起来了。这个像太监一样整天转悠在局长身边的人,局长说了声今天忘了刮胡子了,他马上就去买进口剃须刀奉上;局长说了句肚子好像有点儿不太舒服,他立即掏出一沓卫生纸,已等着为局长揩屁股了——结巴子男人前不久刚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

           是的,对于小人来说,只有彻底排除掉那些真正有能耐、有志向、有正义感的人,他才会高枕无忧,享用已被独占的果实。老只有在驱除了之后,才有能在米仓里为所欲为的机会,所以它必须想出种种计谋,把猫弄死——药死、逼死、气死、杀死……什么样的方法都敢用。只要闻到猫的一丁点气息,老鼠就会极敏感地跳起来,躲在阴暗角落里,歹毒地转着绿莹莹的眼珠。已经看中了这座谷仓,老鼠是不会轻易地离去的。猫是它的天敌,它知道,它的一生其实都在盘算应该怎样才能彻底除掉该死的猫。

           头儿,尤其是那些昏庸的头儿,总以为老鼠是好的,猫是坏的,理由是老鼠曾经送给自己一些米粒,而猫从来没有送过,何况猫的叫声往往还很瘆人,

           楚怀也好,楚顷襄王也好,他们明知屈原的不凡,明知屈原手里握有真理,却依然讨厌屈原的大声疾呼、泣泪悲号。昏君总是愿意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献谄的小人 们又总是擅于隐瞒事态的真相,即使大敌当前,仍在粉饰太平。屈原的下场还会是什么呢?两度流放,数次遭贬,连一个高官最起码的荣华富贵都丢了,最后只能像 个乞丐似地东撞西突,还没来不及吃上渔夫的烤鱼呢,就已绝望地投进了汨罗江。令尹子兰等硕鼠们额手称庆,以为这下终于耳根清静、无人相扰了。其时,秦军的 箭矢已在楚地上空嗖嗖飞射,生灵涂炭,昔日的富庶之地已成人间地狱。逼急了,子也会咬狼哩。千万不要以为软软的柿子总是好捏好欺的,何况人又不是柿子。文人惯于忍辱,孙膑韩信司马迁等人都可称之为典型,但他们都不是窝囊的,表面的忍辱只是策略罢了。一个真正的文人,是不可能温驯的,隐而不露往往是殊死拚命的前奏,那种"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秀才造反十年难成"之类的判断,实际上是很愚蠢的。纵观历史,武将似乎打下了天下,但他必须以军师作依靠,否则即是盲人瞎马,必死无疑。而对于死,不甚温驯的文人应该说是不惮于死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第一种,甘于肝脑涂地以身殉国,这是更多的一种。"文革"中那些因坚持真理正义而赴死的人,大多是文人。一个思想不成熟甚至没有主见的武将,倒是很容易倒戈的。归在任何一支军队里,不都是冲冲杀杀吗?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杀殉国的文人,由此具有非凡的意义。屈原明知自己不能成为刺客,手刃恣意残害着自己的对方。而由于强烈的忠君思想,他又不可能 对正损害着国家利益的国君下手。处在兵荒马乱、孤立无援的境地,作为一名只擅长于楚辞和进谏的文人,屈原也不可能组织起一支保楚抗秦的军队,浴血奋战,血 洒沙场。他只能以义无反顾的投水来表过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衷心了。死亡是他最后可凭借的武器,他试图用这武器来警醒包括国君在内的楚人。是的,他终于做到 了。

           那是一种比杀人还要见效的行为。可以说,曾经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君身上的屈原,在决定把衰老的身体交给汨罗江之时,他彻底地觉醒了。然而他所凭借的武器只剩下了自尽,伟大的楚辞早已证明了不可能催醒昏愦的君王。从这个意义上说,屈原之死绝不是消极的遁世,而是一种入世的积极姿态。伟大的诗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死,除了使出最后这无奈而有力的一招,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令尹子兰之类的人物其实非常心虚,尽管他们一向专横拔扈、不可一世。他们的脆弱缘自对自己种种歹行的深知,造下的孽恨不知何时会凶猛地反扑,自己的好日子也就这样完了。我之所以欣赏那些为民造福的好官清官,是因为认定了他们中的好多人,非常明白滥用权势、鲸吞民脂民膏的危险,毕竟那是能让祖宗和后人、特别是自己的灵魂蒙羞的事。光明磊落、以利人而利己者,他的内心始终是平和的、愉悦的,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甚至还有一丝普济天下的快乐——来 自值得肯定的人类固有的虚荣心。那些满口空话的虚假的所谓好官,往往给人以强烈的不可信,而从不隐瞒个人私念,在行动又在为他人造福的人物,他们方才给予 人们以真实可靠,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在洋洋洒洒的楚辞诗篇中,屈原从未隐瞒过自己的内心,即便在不少诗句中,对于自身素质和力量多有高估,可他未曾避讳自 己对于权位、对于能够显示自己才能机会的急迫,这种急迫甚至表现得有点神经质。但他的一切始终是真实的。屈原至死都用不着心虚。

           一个好人,一个性情的诗人,一个真正的好官,它在民众之中究竟留下了多么深刻而久远的印记?你不得不喟叹民心的纯洁和淳厚,你不得不折服历史巨筛的公正和无情。微风拂树,万籁俱静。纸面翻过,每一页其实都已熟悉,却让我读出了一层层新的感悟。滔滔汨罗江水,掩去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不, 爱国爱民的屈原,投江以殉国难的壮举,使得他的灵魂和精神完美地升华!四周的百姓,正在逃难的民众,得知屈原已投水赴死,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停止逃难的 脚步,涌向汨罗江边,呼唤屈原的英名,追忆屈原的业绩,祈福屈原的灵魂。据民间传说,在屈原的遗体还没有被打捞上来时,为了避免水中的鱼儿吞噬屈原,人们 特意蒸煮筒粽或用菰叶、楝叶包上黏米,做成角状的粽子,大量地投入水中,以喂饱鱼儿,并以此祭奠屈原。而在用来祭奠的粽子上系五色丝线,既为驱邪避鬼,也 有更隆重地纪念屈原的意思。除了蒸煮筒粽和包食角粽,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相传也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投水,百姓赶往汨罗救援。为了能以最快速度追上水中的屈原,不让他遭鱼鳖及水怪所害,人们驾着龙舟,以江面上争先恐后地全力追赶。后来,龙舟竞渡成为锻炼民众体质、展示楚人强壮、激励军士斗志的重要形式,也成为端午节中最盛大、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活动。渐渐地,端午竞渡的风俗由汨罗江畔,由沅水、湘江流域向北方传播,并在以后的几个朝代中表现得越发兴盛。如在唐代,人们对于"端午乃因祭奠屈原"的说法已无异议,在端午节举行大型竞渡活动在民间极为盛行。几千年来,龙舟竞渡与蒸煮筒粽和包食角粽的习俗一起,流传到华夏各地,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活动之一,甚至成为国际性的比赛活动。而以纪念屈原为主要内容的端午节,至今已成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是的,每次读到人们祭奠屈原这一节,我无一例外被震撼。完全自发的民间祭奠啊,居然延续了几千年!这还是在奠祭一个人的亡故吗?再长久的生命都无法盖过比汤汤江水还要绵长的追思,比滚滚江涛还要激越奔腾的活力。
    这就必须提到汨罗江畔的"屈原十二疑冢"了。

           据说,屈原自沉于长沙汨罗之后,悲伤的人们把他的遗体打捞上来,并以楚地最隆重的礼仪, 把他安葬在汨罗江畔的苍山翠谷之中。一时间,楚地各处还都立起了祭祀屈原的祠庙,一年四季香火繁盛。令人称奇的是,如今,遁着汨罗山寻去,在汨罗江畔那片 连绵起伏的丘陵上,竟能寻见十二座屈原墓!这十二座屈原墓的规模体积基本相等,高均为六米,底座宽约八米,每座墓庐的四周均植有扁柏和青松,而墓前均立有 一石碑,刻有"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字样。一个屈原殉国了,居然在同一处地方,筑有十二座相同的墓庐,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难道一个伟大生命的逝去,一座土墓无法盛殓,需要一个地支的数目,方能让他获得宁静安详的空间?

           关于"屈原十二疑冢"的最初来由,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百姓为了万无一失地保护它,使屈原的真墓不被盗棺和破坏。据说屈原怀沙自沉之后不幸毁了半个头面,安葬之前,屈原的姐姐屈嬃便用黄金浇铸了假面,宛如孪生的十二座疑冢是为了乱人耳目。但更为流行的说法,是说屈原殉国在楚国百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赛龙舟、洒米粽之类的追思活动仅是其一,战场上浴血奋战才是一种更真切、更富意义的悼念。面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秦军显然害怕了。入楚之后,自然要 千方百计地驱散屈原的忠魂,护墓与毁墓由此成了另一番斗争。智慧而勇敢的百姓夜筑十一座假坟的情景,如果得以再现,必定是一番撼动天地的感人画面。对于昏 懵的愤恨,对于社稷的忠诚,对于民众的挚爱,这一切,屈原生前孜孜以求,而今又在蔚蔚百姓中得以承续光大。或许,有关于"屈原十二疑冢"的真实原委,仍需考证查实,几千年光阴不知留下了多少个谜团,可我依然固执地相信夜筑假坟的传说,尤其是在此时。我眺望夜空,眺望汨罗江所在的西南方向。楚地的夜风是否依旧吹拂着屈原的歌吟?一种精神一旦深植于民间,谁还能将它低估?

           屈原自沉后71年,一位来自楚地的将军刘邦率领大军攻克秦都咸阳,称雄天下的秦王朝终于倾圯。屈原先生高亢嘹亮的诗篇,是不是已经回旋于秦地的上空?

           那不单是《离骚》了,更可能是《天问》。屈原之前,对苍天发出如此庞杂疑问的,好像无人;对这个世界和历史演变发出彻骨惊叹甚至大胆预言的,在屈原那个时代,似乎也只有他了。不仅围绕着"古今之变"的社会变法,也是天地宇宙真相的穷究和对历史变迁的严肃拷问。理想既已确立,信念如血液般颜色不褪,即使生时事业未竞,历史的洪流依然会裹挟,会荡涤,会鼓涨,会奔涌。无论你在人生中试图做些什么,首先应该努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云何爰?悔过更改,我又何言?"毫无疑问,屈原精神的精华之处,不仅在于忠君爱国,预言时变,更在于他的坚守节操,不从流俗,甘愿为正义不避厄难。历史和百姓几千年来的挚爱,不可能是一种轻盲——这就是我在端午节前夜,再一次深读屈原的最大收获。
    静夜中,掩卷沉思,我仿佛已经听到了屈原激亢不息的歌吟。

    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我当如何?幼稚之中,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非学者化的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带给我一生的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所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非学者式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pàn)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què)。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 "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献身的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三闾大夫,楚国的高级官员和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 受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回的狂澜,惟一的坚持。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日寇及友军俱不能理解: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可以讲,中国的高人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亦行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念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
    屈原即是著名范例。他是不会要等到敌国军队进入,将他抓获再受辱而死去的。在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自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悲吟着,高歌着,行步着,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气概,归还到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水去。回"来处去"。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官刑。司马迁是一朝为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完成千古《史记》,中国的第一部非官方记载的历史文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许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司马迁选择"受刑",弃政从文。正是这毅然之举,使司马迁从匍于地的朝臣中站立出来,超越了所谓君主,将他的事业和人生寄托,从当朝君主的体系中分离了出去。此可谓: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

           这是何等豪迈与崇高的一步啊!他为自己的定位从朝臣转为民间第一史家了。

           《史记》是一总民间文本的伟大示范。这不仅因为作者是被放逐与驱逐之士。更是由于它的立场不是取媚于某位帝王。它的观点不是沿袭于某朝某代,它是以作者个 人的人文立场,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物换星移。《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指引后来人之 路。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在"文革"中,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罹难。其中一部分是自尽的。亦有一部分存活者,继续他们毕生未竟之业。这两种命运都是有传统出处的。前者师从屈原,后者以司马迁为训。自然,"文革"也是有出处的,"焚书坑儒"是也。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西方人士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中国的古人有时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赵氏孤儿》中的二位忠直之士在争执"谁当去送死,谁当留下保护孤儿,并负责将血海深冤告诉他申雪"时,年老的公孙杵自愿去死,自说是选择了容易的事,就请盛年的程婴承担"活"的重任吧。

           近读《吴密教授事》。吴给学生讲过一个"退麝投岩"之典。出处不明。我怀疑可能是吴密先生自撰。他说,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已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吴密将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关系比喻如此。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穷追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吴密与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同时也准备好了誓不投降。吴密的比喻,正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而非只是课堂上的高调。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到人世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这一小生里,还要活在前人与后人之交中,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这使得中国人"在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漫长浩荡。

    2003高考满分作文: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 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吊屈原赋》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

    满分作文:谏屈原书

          屈公:

          悠悠数千载,安然无恙乎?①

          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边,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局或曰"下场"抱憾。以您的文韬武略,后世百代能有几人与您匹敌,何苦为了区区一个楚王,轻掷千钧之身呢?

          想来老前辈过于执拗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后手,您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何必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倘若不愿漂洋过海,去开洋荤,还是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的。②

          一曰:弃官从文。您的《离骚》、《天问》、《桔颂》,名满天下,以此作为招徕,哪个文人墨客敢不趋从?倘若办个补习班,不要说十几条干肉,就是要几百 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谁不乐得屁颠屁颠的。到时,弟子们再发表发表文章,炒作一下,您岂不名利双收?乐哉乐哉!您老可曾听北大方正的王选说过:"近年 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我每年都会多一个头衔,三料‘院士’。"此为方案一。③

          二曰:半官半隐。若您老不以官位为念,不妨在政府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弄个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这个一声"爹",那个一个"爷",为了儿子、孙子、票子、车子、路子,哪有闲心"上下求索"?此为方案二。④

          三曰:以"油"润官。若您矢志不移,立意为官,那须得加点"油",有所禁忌。真话、实话、兜底话,切切不可说。若烽烟四起,您得唱"火烧旺运";若起 草文书,您得颂德歌功。对主上的嫔妃,谁个得宠,便要专事奉承。要知道,裙带风、枕边风,比那十二级台风还强。君不见,红塔集团的诸时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 而行事吗?实在不行,得暂收良心,忍痛割爱,将婵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荡"。以您为文之精妙,奏陈之机敏,定能博得赏识,那靳尚、令尹子兰、司马子椒之 流,何在话下?不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罢了。此为方案三。⑤ 
    以上三策,老前辈可任选其一。如今观念飞转,切不可固守一志;况您伟岸身躯,一旦没于流水,芸芸众生何其痛惜哉!⑥

          区区小子,扰耳前辈,不胜惶恐。

      即颂

    回心转意。  晚生子虚顿首
      某年某月某日
          【点评】这是一篇"有创新"的考场作文。作者以当代油滑小市民的口吻(视角新),以书信的形式(文体新),借进谏古代爱国大诗人屈原"不可固守一志"、须 变更"心灵的选择"、并替屈原出谋划策来针砭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手法新),语言幽默、风趣、辛辣(语言新),文白夹杂,有鲜明的个性,是一篇不可多得的 杂文佳作。古代文学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该考生匠心独运,胆识超群,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在文章中和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借古人之口,砭痛心世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的穿突力,而且显示了对疾首时弊敏锐的洞察力,颇具杂文风味,因而魅力四射,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点评:
          ①全篇套用书信格式,开头称呼,寒暄。
          ②切入正题,总谏,并开启下文。
          ③名为规劝,实为针砭时弊。
          ④半官半隐,五子登科,语含讽刺。
          ⑤文章主体内容,子虚三谏。
          ⑥收束分谏,"动之以情"。

            如果素材还不够的小伙伴们,可以继续阅读:[屈原小故事大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