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之战(1841年1~2月)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至2月,鸦片战争中清军在门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

虎门位于珠江入海口,是广州的门户。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军在虎门设防三重:虎门口两侧的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起警戒作用;上横档岛一线为第二重,东岸武山上建有威远、靖远、镇远三炮台,西岸建有巩固炮台,岛上建有横档、永安两炮台,为防御重点;大虎山炮台为第三重。整个虎门防御区配置大小火炮400余门,驻扎兵勇近万人,由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指挥。

1841年1月初,英军在虎门口外集结了18艘舰船,载炮460余门,陆军约2,000人。7日,3艘英舰炮击沙角炮台的同时,4艘武装轮船运送陆军1,500人在沙角炮台侧后方登陆,构筑野战炮兵阵地,掩护步兵攻击炮台后路。守军腹背受敌,副将陈连升率部顽强抵抗,力战阵亡,炮台失陷。之后,4艘英舰猛烈炮击大角炮台,掩护登陆部队攻占炮台。在沙角炮台附近水域的清军水师战船10余艘也被英舰摧毁。

2月24日,英军向关天培发出最后通牒,遭拒绝。次日,英军抢占未设防的下横档岛,设炮兵阵地。26日清晨,下横档岛英军炮击上横档岛。上午10时许,7艘英舰突入横档西侧水道,猛烈炮击永安、巩固两炮台,随后部队登上横档岛,由西向东进攻。至下午2时,攻占全岛。与此同时,2艘英军主力舰和1艘武装轮船迂回航行至威远炮台的西南方水域,压制清军火力,掩护300余名水兵登陆。守军在关天培督率下,与敌激战多时,炮台渐失抵抗能力,关天培壮烈殉国,炮台失陷,后山上的清军也大都溃散。下午5时,巩固炮台亦被英军攻占,炮台后的军营被焚毁。大虎山炮台清军闻讯主动撤离。至此,虎门全部炮台失陷,广州门户顿开。

上一篇: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下一篇:浙东反攻作战(1842年3~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