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北伐灭元之战(1367~1369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占据江浙的明太祖朱元璋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伐中原。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二十八年三月,徐达挥军西向,进攻河南。明军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洛阳以及嵩、陕、陈、汝(今河南嵩县、陕县、淮阳、汝州)诸州,并不战而据有潼关,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元朝大都(今北京)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闰七月初一,徐达率大军自中滦(今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沧州西)、通州,向西挺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二十八日夜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八月二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挥师西向,攻取山西。同时,命冯胜、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应攻晋主力。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作战,于洪武二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徐达迅即转攻陕甘,二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趋陕,至十二月明军击溃扩廓帖木儿反攻兰州之军,历时10个月,相继攻克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凤翔、兰州、临洮、庆阳等重镇,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之元军。

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略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此次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元朝,确立了明朝中国的统治。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为肃清漠北元残部而进行的战争。

三年正月三日,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派军两路第一次北征。二十九日,徐达率西路军进抵定西(今属甘肃)。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今甘肃定西北),元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一日,明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奉元(今陕西西安)。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军于白海、骆驼山、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回师途中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

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分兵三路第二次北征。徐达所率中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出雁门关,败扩廓帖木儿游骑于野川(今克鲁伦河)。三月二十日,又败扩廓于土剌河(今土拉河)。五月六日,徐达兵至岭北,被元军击败。冯胜所率西路军进至兰州后,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剌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后与冯胜主力会师,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六月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在土剌河、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一带与元将蛮子哈剌章激战数日,大败之。十月后,先后班师。

十三年二至三月,朱元璋派沐英第三次北征。三月二十一日,师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获悉原元国公脱火赤兵至次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遂率师渡黄河,经宁夏,过贺兰山,涉流沙,突至其境。分兵4路,袭其背,掩其左右,沐英亲率骁骑当其前。脱火赤等俯首就擒。

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命徐达第四次北征。四月十五日,兵分两路出塞。东路以傅友德为前锋,夜袭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获元人牲畜甚众。西路军沐英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直捣宜州(今河北承德西)、松州(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特旗)诸部,渡胪朐河,获元知院李宣及其部众。八月底班师。

上一篇:明平定闽广之战(1367~1368年)下一篇:明太祖八次北征沙漠之战(1370年1月~1396年3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