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经营西域的战争(公元73~152年)

公元73年至152年,东汉王朝为与北匈奴争夺对西域诸国控制权,恢复对西域统治史称“三通三绝”的作战。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击败伊吾匈奴军,置宜禾都尉,同时派班超联络各国。班超在鄯善(今新疆若羌东)、于阗(今新疆和田南)杀匈奴使,又推翻龟兹(今新疆库车东)所立疏勒(今新疆喀什)国王,争取三国归服。十七年,窦固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匈奴及车师军,迫降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及后部(今新疆吉木萨尔南)。除龟兹外,各国均归汉。东汉重置西域都护(驻焉耆,今新疆轮台东北)和戊(驻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已(驻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两校尉,此即“一通”。建初元年(公元76年),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攻杀都护陈睦,匈奴、车师围攻两校尉。汉军来援,于交河歼匈奴和车师军共6,800余人,匈奴退走,车师复降,东汉却撤都护,放弃西域,此为“一绝”。

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等国兵击降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后又率汉援军平定疏勒叛乱;章和元年(公元87年)率于阗等国兵攻降莎车,击退龟兹所遣温宿(今新疆乌什)等援军5万。永元二年(公元90年)再击退大月氏(今阿富汗昆都士一带)7万军的进攻。此时,北匈奴主力亦被歼,龟兹、温宿等国归降。三年(公元91年),东汉任班超为西域都护。此即“二通”。永和六年(公元94年),班超率龟兹等8国兵击降焉耆、尉犁(今新疆焉耆西南)、危须(今新疆焉耆东北),西域55国全部归汉。任尚接任都护后,延平元年(106年),各国均叛,围它乾城。汉援军到达后虽击退各国叛军,但动乱并未停息。永初元年(107年),东汉又撤都护,弃西域,此为“二绝”。

元初六年(119年),汉派索班率军屯伊吾,次年为匈奴攻杀。建光二年(122年),班勇任西域长史,率军驻柳中。鄯善、龟兹、姑墨、温宿、车师前部等相继归服。班勇率汉军及鄯善等国兵击破车师后部,歼8,000余人及匈奴使者。永建元年(126年)又率各国兵击退匈奴呼衍王部,收降2万余人。西域各国大部归汉,此即“三通”。元嘉元年(151年)匈奴残部攻占伊吾,次年(152年)于阗攻杀西域长史王敬。东汉政权此时已穷于应付内乱,没能再派长史。此为“三绝”。

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可以延时发射的弓。弩在使用时,可将发射分解为张弦装箭和瞄准放箭两个动作,因而比弓具有命中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点。

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有瞄准与发射双重功用,由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牙、键等机件组成,材质多为铜质。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原始木弩的发明时间应在商周时期。到春秋晚期,弩在实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孙子兵法》中,已经提到“矢弩”的作用。春秋时期的弩,是以臂力张弦的擘张弩,射程较小,“杀人百步之外”(《孙膑兵法》)。至战国晚期,出现了以足踏张弦的蹶张弩,增大了箭矢的射程。装有连射机构的连弩始见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经诸葛亮改制的连弩,“一弩十矢俱发”(《三国志》),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

东汉时期,为增大弩的射程和威力,床弩出现于战场。床弩是将一张或数张弓安装于床架上,以多人绞动轮轴张弦装箭,其战斗威力远远超过单兵使用的弩。宋朝官方修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多种多弓床弩,如“三弓弩”、“八弩”等。小型床弩需用5~7人张弦,大型床弩甚至需用百人或畜力张弦,能发射以铁叶为羽的大型标枪,其枪镞巨大如斧,最大射程可达1,500米,破坏力惊人。床弩还可以在弦上装兜,置箭数十支,同时射出。北朝以后,由于床弩结构笨重,不便骑兵机动使用,逐渐衰落。明朝以后,火器发展迅速,床弩基本被火器取代。

蹶张弩(复制品)

三弓床弩(模型)

上一篇:刘秀灭蜀之战(公元35~36年)下一篇:黄巾起义(184~192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