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大久保利通:推动明治维新伴日本崛起的“铁血相”

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正值东亚历史大转折。其时,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外有英美俄等西方列强视眈眈,内有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忧国之士,振臂而起。尊王攘夷受挫后,倒幕维新终获成功。明治维新,成为日本从弱转强的拐点。其后,日本国势蒸蒸日上,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回顾明治维新,实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吉田茂,战后日本历史的奠基者,迄今为止战后日本历史上最成功的首相,他认为,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乃是因为当时的领导人,“他们有双重能力,一是在打倒幕府运动过程中所展现的敏锐的政治机智,另一是在攘夷失败后到外国的学习视察中,亲身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确定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必要。”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精英,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他们不乏洞察历史的能力,不乏进取精神和牺牲精神,也不乏果断的行动力和灵活的手腕。我们在这里将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大久保利通作为政府的灵魂,奋不顾身扶植民族产业;而涩泽荣一作为民间企业家,则全心全意投身于民族产业。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居功甚伟。可以说,正是从这些人身上,日本民族获得了崛起的希望。

大久保利通是日本幕末明初的重要政治家,他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权,并推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免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为日本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割据倒幕建奇功

1830年9月26日,大久保出生在萨摩藩鹿儿岛下家治屋町的一个城下武士家庭,尽管在士农工商四民中属于统治阶级——士的一员,但城下武士在武士中却属最下层。大久保出生的年代正值日本最后一个武士政权——德川幕府的末期,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德川氏出身的将军手中,其幕府设在江户(今东京);天皇的朝廷设在京都,对政治并无实际发言权,有时连生活也成问题。除幕府直辖的土地外,日本全国还分布着对自己的领地有自治权的260多个藩国,其中大久保所在的萨摩藩和毛利氏统治的长州藩尤为强大,且与幕府貌合神离,常使幕府感到如芒在背。幕府自1639年完成锁国体制后200余年太平无事,但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欧美各国为把贸易扩展到全球而频频出现在日本周边,向日本施加要其开国的压力。

大久保少年得志,17岁时便被任命为藩记录所的助理。但在他19岁那年,萨摩藩因藩主继位人选问题发生“由罗骚乱”,其父大久保利世支持的开明的岛津齐彬一派失势。在父亲受株连被流放鬼界岛之后,身受免官和幽禁双重处分的年轻的大久保,独力承担起了供养母亲和三个妹妹的生活重担。

但大久保并未就此消沉,对国家命运和政治的共同关心,逐渐把他和同乡西乡隆盛、吉井友实、伊地知正治等人聚集在一起。当时的日本已得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消息,如何使日本免蹈中国的覆辙成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日本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大久保等40余人结成的政治团体“精忠组”,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以期有朝一日在藩内东山再起。

机会终于来了。岛津齐彬在幕府老中阿部正弘的支持下,终于当上藩主,大久保官复原职,时值1853年6月,已是佩里叩关要求日本开国的前夜。齐彬在藩内施行开明政治,而佩里叩关造成的幕府危机又增大了各藩的发言权,身为雄藩藩主的齐彬自然不甘寂寞,经常活跃在中央政局的前台。大久保积极协助齐彬,才华日益显露,官职也由藩记录所书记,升为步兵监督,政治经验日渐丰富。

然而好景不长,保守的井伊直弼代替病死的阿部正弘成为幕府大老之后,兴“安政大狱”,许多爱国志士惨遭屠杀。齐彬恰在此时病死,井伊任命齐彬之弟久光之子忠义为萨摩藩主,保守派开始在藩内抬头。形势的逆转曾使杰出如西乡者绝望自杀,大久保却决心在真正的实权人物久光身上下功夫,以图扭转不利局面。他发现久光爱下围棋,便苦练棋艺,以便交流。听说久光想看《古史传》,他便设法弄到多达28册的《古史传》分册借给久光,并乘机在书中夹带纸条以让久光明白自己对形势的见解。功夫不负苦心人,久光终于逐渐疏远保守派,开始重用大久保,“精忠组”也获得合法地位。

尽管萨摩藩和幕府都在策划让幕府和朝廷合作以对付外来危机的公武合体运动,但两者的实质却迥然不同,幕府心目中的公武合体,是要回复一切政事委于幕府的幕府全盛时代的制度,而萨摩藩则是要建立一个朝廷对幕府具有政治上发言权的桥头堡。久光进谏天皇敕命德川庆喜为将军监护,让越前藩主松平庆永就任大老,由萨摩藩兵任京都的警卫,并于1862年同大久保一起率藩兵一千人进京,向朝廷施加压力。这样的军事行动在德川幕府时代尚属首次。

就在大久保积极推进公武合体运动之时,早年的“精忠组”同志有新七等人因早已投入更加激进的尊王攘夷运动,正在策划乘久光进京之际袭击佐幕派公卿。大久保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派人劝说无效后,断然派兵杀死有马新七等人,是为“寺田屋事件”。此事件造成公武合体派和尊王攘夷派的完全分裂,并加速了公武合体运动的进程。朝廷颁布敕命,基本满足了久光的要求并宣布要改革幕政。1864年初,作为公武合体运动结晶的雄藩会议筹备就绪,设置了庆喜、久光等六人组成的“参与会议”,在天皇主持下讨论国策。然而,因各雄藩各怀私心,政见不同,庆喜则梦想幕府重新独揽大权,不到三个月,“参与会议”便因六参议的相继辞职而烟消云散。公武合体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而尊王攘夷运动在一度沉寂之后,重新高涨起来。1865年初,另一雄藩长州的藩政权回到尊王攘夷派木户孝允、高杉晋作等人手中,长州开始实行倒幕割据政策。幕府策划第二次征讨长州。本来萨摩曾在禁门之变、第一次征讨长州的战争中多次与长州兵戎相见,这时却因长州通过萨摩购买英国武器而逐渐与之接近。大久保早年即有“一国割据”思想,此时看到它以另一种形式在长州实现,便逐渐转变为倒幕派。1866年2月,萨长两藩在坂本马、中冈慎太郎的斡旋下,结成了倒幕同盟,萨摩藩与庆喜的友好关系从此中断。为确保倒幕成功,大久保与朝廷公卿岩仓具视合作,利用天皇权威,于1868年1月3日成功发动宫廷政变。朝廷发布的“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了朝廷的摄政、关白制度与幕府的征夷大将军。随后朝廷的军队击败进至京都郊外的幕府军队,自杀未死的西乡在此后的戊辰战争中消灭了幕府。大久保则担任参谋后又任总裁局顾问处理内务,协助西乡指挥作战,从而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新政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