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诗写的怎么样 刘邦用人

刘邦

刘邦,一介布衣,豪放不拘泥小节,是开创整个汉代王朝的鼻祖。刘邦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铲除异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刘邦虽然出身平民,读过的书不多,但他也努力钻研诗律,为后人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

刘邦的诗分别是《大风歌》、《鸿鹄歌》,这两首诗都是刘邦即位为汉高祖时,遇到事情,喝些酒有感而发的。

刘邦的诗《大风歌》是刘邦即位后,黥布地区发生暴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凡,回来后经过了沛县,沛县是当时刘邦起义的起点,在沛县刘邦高举起义的大旗,得到了众将士的一呼百应,想到这里,刘邦在沛县住下了,并邀请了昔日的好友,大家聚在一起,共同饮酒回忆当年不容易。好酒、故人一下激发了刘邦的感慨,于是边饮酒边击筑,做了这首《大风歌》,道出了刘邦的王者霸气,表现他的志满意得、英雄豪气。这首《大风歌》在当时迅速的流传,妇孺皆知。

刘邦的第二首诗《鸿鹄鸽》是刘邦晚年的作品了,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虽然立了吕雉的儿子—刘盈太子,但是对他软弱的性格表示不满意,时时想换了他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本就心狠手辣,召集忠臣想出了办法,让太子请出了贤人“商山四皓”,刘邦更换太子的想法只能作罢,便让戚夫人跳着楚舞,自己借着酒击筑,安慰戚夫人和自己,成就了《鸿鹄歌》。

刘邦用人

刘邦不懂兵法,不会打仗,而他却能称霸天下,统一汉王朝,他的天下几乎是他手下的谋士将才为他打下来的,不得不说是他极致的用人之道带他走向一步步的成功。

纵观刘邦用人,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人尽其才。刘邦广泛吸收各种人才,有的人怀才不遇在项羽手中不能得到重用,而刘备却有一双伯乐般的慧眼,将有用之人尽收囊中,且礼贤下士,各司其职,各扬所长。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特长,互相配合,形成有效的整体。

其次,不计前嫌。刘邦对于有过的、恶劣的、甚至有过谋反念头的人,均一律从自己身上反思找原因,对有用之才不会怀恨在心,反而加封行赏,使有用之人可安心在自己部下效忠于自己。

一视同仁也是刘邦用人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一同打天下的生死之交,或是敌方归降于他的叛军,刘邦均能公平礼待,赏罚分明,正因如此才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威信,引得众人纷纷投靠于他。

此外,面对部下,刘邦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为人处世讲求真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良陈平等人才均视其为知己好友,得到真心对待,便能为其奔波效命。

刘邦对自己看中的人十分信任,无论出谋划策或是行军制定战术,刘邦都完全相信手下的谋士将领,善于纳谏。且在战争时期,为求胜利便要不拘小节,把一个人的才能看得比品德更加重要。

最后便是军纪治理上的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便能严军纪正军风。刘邦论功行赏的管理手段,才能使手下愿意多出力,多得功。

正是刘邦如此的用人之道,才能使他步步为营,夺得天下。

刘邦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自出生到起义,再到建立汉王朝称帝,其一生带有些许神话色彩,也历经了各种危难境况,除了挪祖坟、斩白鸿门宴等耳熟能详的典故之外,还流传着一些生活中的轶事,下面就来讲一个刘邦与肉的故事。

刘邦小市民出生,家境贫寒,生性无赖好吃懒做,不善谋事生计,如今的砀山狗肉也正是因刘邦而出名的。

当年刘邦在沛县当泗水公时尤其爱吃狗肉,在家中吃够了便到街上去卖狗肉的商户家中去吃,将各家各户都吃遍了,尤其偏爱樊哙家的狗肉,于是常常光顾。但刘邦并无钱付账,于是常年累月下来赊账,便欠了樊哙一大笔狗肉钱。

起初,樊哙视其为瘟神一般,但碍于其是亭长不好怎样做,于是就四处躲避他,将店铺搬到泗水河的对岸,谁知刘邦仍旧千里迢迢渡河来吃狗肉,令樊哙无可奈何。

但也正因如此,刘邦作为亭长常去光临樊哙的狗肉铺,就如活广告一般将樊哙的生意带领得日益兴旺了,二人还因此成了好朋友。

后来各地纷纷叛乱反秦,此时刘邦在外逃往,沛县令派樊哙与刘邦取得联系,将之召回令其把权。此后,刘邦起兵造反,势力逐渐扩大。刘邦拿下关中后由于贪恋咸阳城内的金银财宝,沉迷美女无心起义,樊哙见状便与张良一同多次规劝,刘邦才接受其谏言。且在鸿门宴中,樊哙也为刘邦出谋划策最终解围使其全身而退,前后始终追随在他身边。于是后人将他们的关系称为狗肉朋友,并将讨债戏称追狗肉帐,不仅刘邦家乡吃狗肉的习俗蔚然成风,砀山狗肉也因此得名。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刘邦建国称帝后,为人变得十分多疑好猜忌,不再信任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反而痛下毒手屡屡诛杀,其中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难以幸免。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投奔于刘邦手下后,为其拼死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几乎是整个楚汉战争中无人能比的大将,可即便如此都未能成为刘邦的心腹。

其实早在征战时,刘邦便在心中对其心生怨恨。当刘邦带军身陷项羽的重围时,其向攻克七十座城池的韩信求助,不料韩信却不急于救援而是以此为砝码要挟刘邦以“假齐王”封之。此时的刘邦心中早已怒火冲天却迫于无奈只好答应才得以解围。在后来的楚汉交战中,韩信又屡次要求刘邦,得其许诺后才肯派兵相助。

刘邦对韩信早就怀恨在心,只不过将其当做战胜项羽的工具。建国称帝后,韩信已无用兵之处,而且韩信手中掌握兵权,刘邦唯恐其军事才能不能为己所用会威胁自身的政权,便预备对其下手。刘备假借云游以造反之名将韩信逮捕,由于并无确凿证据遂未能将其杀害,于是将韩信贬职以出气。

此时令韩信对刘邦怀恨在心,策划了陈豨造反,令刘邦御驾亲伐。韩信托病未随,趁刘邦外出遂预谋进皇宫偷袭吕后与太子。事情暴露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至长乐宫斩杀了。

刘邦平定叛乱归来后,见韩信已死,心中一颗石头落地了。

刘邦怎么死的

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受箭伤最终病逝,其死也是自身所作所为间接造成的。

刘邦建立汉王朝,登基称帝时,年事已高,为人十分多疑猜忌,唯恐政权不稳,一一将自己身边那些当年陪自己四处征战打天下的功臣残害诛杀,使得群臣人心惶惶。

自从韩信被杀害之后,英布便心生恐惧,同年,彭越没有反叛忠于高祖,却被平白杀害,甚至被剁成肉酱分与群臣食用,令人百般心寒。在外打猎的英布见到彭越得此下场,心如死灰,想到自己也难逃一死,便在暗中集结军队,等候时机。

后遇到贲赫告发,英布遂杀其全家一了百了起兵造反。此时的刘邦身边的彭越、韩信等均已被杀害,刘邦已无大将可用,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御驾亲征。不料在双方激战时,刘邦被乱箭射中重伤,遂回京,由于年岁已高,此时在路途中他的伤情就已经十分严重了。

吕后请来名医为刘邦治疗箭伤,医生检查刘邦的伤口说能够医治,谁知刘邦大怒,骂道:“我乃一介草民提着三尺之长的剑打出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天意要我死,纵然你是神医再世又有什么用呢?”说罢便把医生赶出门外。

医生走后,刘邦向吕后交代身后事,指名萧何去世后由曹参担任丞相,之后便可由王陵继任配合陈平辅助。刘邦还称周勃为人可靠,可以稳定社会政权,需令其任太尉。交代完这些事,便去世了。

明明是可治之症却偏不医治,宁愿一死,刘邦的结局像是天注定却也是其自己选择。

项羽刘邦谁是英雄

项羽刘邦谁是英雄,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不变的最大的争端之一。很多人喜欢项羽的重信重义,反感刘邦的小人嘴脸;但很多人却认为刘邦忍辱负重,项羽刚愎自用。这样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直都是历史上争执的主要观点。

项羽是西楚霸王,一生骁勇善战,他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在鸿门宴杀了刘邦,最后反被刘邦逼得自刎。而刘邦曾被项羽封为汉王,出身市井,身份低微,但其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所以最后成为起义军中最大的赢家,建立了汉王朝。那么项羽刘邦谁是英雄呢?

认为项羽是英雄的人,喜欢他的气节。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宋朝的女诗人李清照。她的“夏日绝句”成为多少支持项羽的人引经据典的语句。项羽身上不止是自身的英雄气概吸引人,他与虞姬的故事为他吸引了许多女性的支持者。

支持刘邦的人,喜欢他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胸襟。他能仅在几人保护下前去项羽的地盘赴鸿门宴的勇气用感染了多少人。他从小市民走到了汉高祖这一路的历程又为他吸引了多少和他一样有着出人头地梦想的青年。

项羽刘邦谁是英雄这个话题被中国历史上多少人争执过,虽然历史功过会被时间证明,但是几千年下来,他们两人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是没有一个定论。因为两派的意见完全相反,不能和解。而支持两派的人都很多,所以也不存在哪方胜哪方败的可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