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苏轼的南堂写了什么 苏轼晚年

南堂苏轼

《南堂》是由宋代大文豪苏轼创作的,那时是在元丰六年,苏轼刚到黄州暂住,在朋友的支持下,他在临皋亭南的房间里完成了此组,并命名为《南堂》。

苏轼的《南堂》围绕着其在南堂的经历与感受而写,立意各有不同,五首诗单独来看,是独立成篇,但又相互承接,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苏轼南堂第一首描绘了临皋亭靠着西山,俯临长江的地势。接着又用特写镜头描绘了南堂放眼大江的美丽景色。

第二首是由景及人的,描绘出了苏轼在南堂的生活状态,写他在干净明亮的窗下伏案书写,既表现了他闲居的生活状态,又透漏着内心惆怅的自我排遣。

第三首写苏轼南堂幽居的心境。苏轼屋瓦上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禁就会想到池塘中缓缓而悠扬绽放的莲和那清油的香气。

第四首写的是苏轼的清贫生活。透漏出困难的家境稍微有了些变化。结尾用陈平的故事看出作者可用南堂接待客人,不必在为朋友频频到来而担忧。

第五首写出了苏轼安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不仅表现清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且能与诗人的悠然自得相互融合,呈现出了清雅脱俗的意境美。

南堂整首诗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轼在南堂的生活进行着描述,他在那里生活的是那么的悠闲自得,但同时又显得那么惆怅。

苏轼晚年

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为后来曾经在田园间种田所以自己又号称“东坡居士”。他在诗词、书法、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很大的成就,也是北宋时期文学史上成就最高贡献最大的文人代表之一。苏轼性格生性豁达,为人坦率认真,他用自己的诗词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态度。但是这样一个著名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晚年生活却有了很大的变故。

首先是从煕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朝堂之上开始发生转变,革新变法让苏轼有些难以接受,他曾经当着众大臣的面谈论革新的不足之处,因为当时他和朝中许多大臣政见不合,苏轼只好请求外放,多次到偏远的地区为官。

后来1080年所发生的“乌台诗案”更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直接被抓进牢狱几次差点丧命,后来还是因为赵匡胤曾经说过不杀贤士这样的话,苏东坡这才逃过一劫。他被贬到黄州这样的偏远地区,有段时间竟然种田为生。到了1084年(元丰七年)才离开黄州要到汝州去走上任,因为路途遥远且手中经费不足,再加上当时他的小儿子又不幸夭折,种种的打击夹杂在一起也让苏轼身心尽疲,他上表请求去常州居住,这才渐渐安稳下来。

苏东坡后来也在官场上多次起起伏伏,他渐渐的对官场和仕途已经心灰意冷,可惜在公元1097年的时候,已经62岁的苏轼再次被贬海南。直到宋徽宗大赦天下,可苏轼年事已高,终于还是在回归的途中逝世。

苏轼行书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是宋代的大文豪,其诗词歌赋以及散文成就都是非常高的,同时苏轼还是一位在书画领域颇具造诣的大家,擅长行书与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苏轼的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可以说越来越成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苏轼的书法受到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却又不拘泥于任何一家,自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韵味,苏轼自己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曾经评价苏轼的字“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的字已经达到了自己独特的意蕴。苏轼一生坎坷,胸襟气度非凡,见识过人,其书法更加的丰腴跌宕,天真浩瀚,特别是行书更是气势恢宏,超凡脱俗。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向苏轼学习书法,其中包括友人王定国、赵令畤等。

苏轼的行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很多人都喜欢苏轼的行书,对其行书大加赞赏,并且进行学习,其中不乏有许多的历史名人,包括李纲韩世忠陆游吴宽,清代的张之洞等,由此可见苏轼行书的出类拔萃。

现代人也有非常多的人喜欢苏轼的行书,所以2008年黑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苏轼行书》一书,其中收录了苏轼留存下来的行书作品,据说销量非常不错。

青玉案苏轼

苏轼是北宋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大气著称,因此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是苏轼的代表词作之一。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苏坚的送别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全词内容是:“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写下这首词时,恰好是送行友人苏坚回吴地的时候,这首送别词别具一格,并没有用大篇幅来写出词人对友人苏坚的不舍之情。反而,言词之间洋溢出羡慕之意。毕竟,友人今天就要回到故乡,自己本和苏坚同是吴地人,奈何身兼要职,迟迟回不了家乡。上阕中,苏轼以“三年”点题,写出苏坚离开吴地已有三年时间,表示出苏坚思乡迫切的心情。苏轼一面为友人今日能启程回乡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词人此刻心情低落,他也思念吴地的一景一物。在词的上阕中,苏轼用用“黄犬”典故,表达出词人希望好友回乡能够写一封书信,告诉吴地三年的变化。

词的下阕中,词人以“老子”自称,言词之间略显幽默,反映出作者对吴地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所作的这首词,虽然是赠送友人的送别作。但是,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思乡之情。

如梦令苏轼

苏轼的《如梦令》有几首不同的词,其中《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如梦令》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词。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与苏轼被大家所熟知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显得比较清淡。不过清淡不是没有味道,而是更加的自然纯粹。

苏轼字东坡,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首词。《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是苏轼从黄州回到了京城之后因为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想念起在贬到黄州的那段日子。那段日子虽然有些郁闷,可是生活的却是很合自己的心意。苏轼对于那样的日子分外想念,就给自己写了首词,就有了《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词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就是正好验证了苏轼想要回黄州过安逸日子的想法。这首词是苏轼少见的一种风格。

《如梦令?春思》是苏轼的另一首《如梦令》,这首词中有“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这一句词,这和《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中的“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表达着同一种感情,都是在向往着舒适安逸的日子。

不过苏轼想过田园生活,可是就是不能如意,那可不就是“如梦”一般的想法吗?身在朝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只好用作词来安慰一下自己,至少在词中,苏轼是在他向往的生活中。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首先说苏轼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从苏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醉心于仕途,在家里刻苦攻读,这样也为苏轼的早年家庭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苏轼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早年的启蒙。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再说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苏轼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调的自怜自艾,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

苏轼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人,从苏轼留下来的数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华,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文坛泰斗,还是一位具有铮铮傲骨的官员,王安石改革的时候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这个时候苏轼不是放弃自己的政见为了高官厚禄而曲意迎合,而是选择了外调,后来新的皇帝上台,王安石的新法被废除,苏轼又与统治者的政见不和,这个时候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再次选择了外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坚持己见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