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支锅、倒斗、扫仓都是啥意思盗墓圈黑话知多少

民国时期更为流行,至今当地盗墓贼也仍在使用。古物又叫又古董、古玩、骨董,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开封的洛汴铁路(今陇海铁路)通过北邙山,大量的古墓被毁,随葬品到处都是,开始也没有人要这些“古董”。后来有古董商上门收购、能卖钱了,当地人纷纷带着工具上邙山刨起了古董,从刨古董成了当地盗墓的代名词。另一种说法,刨古董一说源于当年的“刨括蒌”,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听到这种说法(详见本书另章有关内容)。——挖蘑菇。坟墓外形如蘑菇,盗墓贼便开始把掘坟叫挖蘑菇,为民国时北方盗墓隐语,据说北平(今北京)时期,宛平县一位名叫郝二的盗墓团伙最先使用(详见本书后面章节)。——挖堆子。“堆子”安徽湖南一副盗墓黑话。详释见下文“坟墓黑话”部分。

——扫仓。民间有“扫墓”一说,“扫”乃祭奠的意思,但“扫仓”之“扫”则是抢掠,是“盗”的口语化;“仓”即仓库,本是储藏粮食、物资的空间场所,随葬宝物的墓穴倒真的像仓库,到这样的地方“扫”一下,不就是盗墓么?过去北平、河北一带盗墓贼常用说的黑话。

——挖坑。“坑”指墓穴,挖坑就是盗墓。详释见下文“坟墓黑话”部分。

——吃臭。本来是不做好事、尽做惹人讨厌事情的意思,被黑江一带盗墓贼借用。尸体腐烂会生出难闻的臭味,把盗墓说成“吃臭”,还是挺形象的。

——驾枯票。洪帮盗墓黑话,黑帮架扣人质称为“绑票”,是对活人而言,推测“枯票”代表死尸,驾(架)枯票一说可能因此而来。

另外,在实施盗墓前后,也有相应的黑话。

——打眼。与“认眼”刚好相反,判断不准盗掘对象叫“打眼”,山西盗墓黑话,也叫“走眼”。盗墓贼嘴里的“走眼”与文物市场的“走眼”不同,文物贩子走眼要赔大钱的,是指看错古董,以假当真,把劣当精,低值高价了。

——望风。盗墓时站岗放哨。

——对码。盗墓活动中碰头,约定行动计划。

——入地。不是盗墓挖洞,这是行窃圈内的黑话,是指挖地洞入室盗窃。这种盗窃行为与盗墓有共同点,常在刮风、下大雨,或是放鞭炮有响动时作案,以掩盖挖洞声,是北方黑话。如果从房顶入室盗窃,则叫“天陷”,在天津一带则称“天鹅下蛋”。

——挖窟窿。不是盗墓挖洞,这是行窃圈内的黑话,是挖墙入室的作案手法,与“打窑”一样,流行于黑龙江一带;在湖北镜内则称为“钻工”,安徽叫“钻窑”,也有的称“中陷”、“陷窑”、“陷窟”。

——土台掘。不是盗墓时打洞,这是行窃圈内的黑话,指是挖墙洞入室盗窃的作案手段,流行于南方。

大清早盗窃行为是相对应的,如果早上行窃得手也叫“露水揩干”。

——挖(刨)红薯。红薯有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多种名称,农村人都知道,红薯是生长在土壤里的,成熟后都要用铲子挖出来。盗墓不也要动铲子挖么?河南、苏北等红薯产区的盗墓贼,习惯把盗墓说成“挖红薯”、“刨山芋”。

——干活。与“下湖”的意思并不多,北京、辽宁、苏北一带盗墓用隐语。停止盗墓离开现场,则叫“回窑”或“回窑堂”。

——翻咸。“咸鱼”详释见下文“尸体黑话”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卖咸鱼”则隐喻死亡。

——炸坟,北京一带盗墓用流行隐语。传统的盗墓就是用铲子来挖掘,炸药开始在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后,盗墓贼为了提高效果也用上了,一炸一个大坑,棺材、随葬品瞬间就暴露出来。民国时,军阀盗墓时率先使用了爆破手段,这些当兵的才没有民间盗墓贼的耐心,一下一下打盗洞呢。另外“挖战壕”、“演习”一类的军事名词,也是军阀盗墓贼挂在嘴边的黑话。如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便称是“演习”;担心炸坟时弄出响声,事先对外谎称要试验新式地雷。现代盗墓则更进步了,使用地下定向爆破、遥控爆破、膨胀爆破等多种先进军工手段,声音很小,盗墓的效率更高。

——挖冢子。“冢子”即坟墓,过去偷的蟊贼也不时会干盗墓这档事,他们同行间便会把盗墓叫“挖冢子”。

墓地被占用,不得不迁走。民国时,盗墓贼“起灵”最多的地方在北平一带,许多“王爷坟”被王爷们的后代挖了。说此黑话的,多系与墓主有关系的盗墓贼。

——挖古。“古”代表古物,古物是中华民国官方认定的词汇,如那时的文物保护法叫《古物保存法》;共和国则把“古物”叫文物,“文物”一词是1953年才开始正式定名的。现在民间,不少地方仍把文物叫古物,“挖古”,是河南安阳一带盗墓贼常用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