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介绍 诸葛亮皱眉头歇后语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我们说的成语,多数都是来源于历史上著名的书籍著作,传奇故事以及民间流传的典故,因而成语常常是有特定的来源和典故,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字义相合。语言文字里的成语字数普遍都是四个,但也存在字数少于或多于四个的,四个字数的成语显得更简洁也更普遍一些。

东汉末年,时局动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直至天下三分,蜀,吴,魏局面形成,这一段历史里流传了非常多的英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蜀国的丞相,流传至今的杰出人物。关于他的成语也不下少数。

草庐三顾:诸葛亮年少时隐居田园,耕田为生。刘备听闻诸葛亮之才,亲自去往草庐拜访。后用这个故事表示帝王对臣子的知遇之恩,也表示诚心诚意邀请对方。摇鹅毛扇:诸葛亮行军作战时候常拿着鹅毛扇指挥作战,后来的舞台剧电视形象里也出现了诸葛亮手拿鹅毛扇的场景。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出谋画策的情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则来自于诸葛亮死后,留下遗嘱,嘱咐军中隐瞒死讯,而安然退军,此时司懿不知道诸葛亮已死,因惧怕诸葛亮而没有追赶。阿斗太子,成语指的是刘备的儿子,诸葛亮辅佐的皇帝刘禅,小名阿斗。阿斗庸碌无能,虽有丞相尽心辅佐,却成不了任何事。阿斗太子,比喻的是懦弱无能的人。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流传很多。有夸赞诸葛亮才能的,比如料事如神,也有来自于诸葛亮行军作战的典故,比如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

只有熟读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省自身,立品德,行万事,人们为了歌颂古人事迹或者古为戒,把这些特有的意义隐藏在了成语里,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流传,我们应该学习并且珍惜。

诸葛亮皱眉头歇后语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一般人的皱眉正常情况下都是指有什么不好事情要发生,或者不愿意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诸葛亮在世人眼中往往都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皱眉,就代表着计谋已经想好,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智慧。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先生”,是位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的全能人才。诸葛亮曾“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这些都很能展现诸葛亮的渊博知识。

诸葛亮也是一位军事家,他也曾带兵南征北战,在《出师表》中更是对当前的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顺便还向刘后主刘禅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文学方面,诸葛亮更是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自己发明孔明灯、木流马,用于军事战场上。这些都是诸葛亮优秀的地方,好像诸葛亮能够随手就能想到计谋计策似的,诸葛亮的渊博是我们震惊,诸葛亮的计谋更是使用的出神入化,能够体现在各个方面。

诸葛亮可谓是很好的谋士,在政治上才能更加杰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更是对诸葛亮评价为“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广受历代兵家的认可。

这则歇后语主要是源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成算无遗策

知晓天地事理,能够运筹帷幄,智慧超群的人。所以,这则歇后语实际上也是大家对诸葛亮的赞美。

诸葛亮的品质

历史上的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但熟知兵法能够攻城略地,而且还会发展经济巩固城池。但是为什么诸葛亮不去辅佐曹操一统天下或者是辅佐孙权统一乱世,而最终选择了徒有虚名的刘备,造成三国纷争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着诸葛亮的选择呢?

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通过广大的朋友圈和他的人脉来搜集关于曹操的所作所为以及孙权的所作所为,最终发现曹操和孙权二人实在算不上君子。就从道义上来说,曹操是汉贼,他挟天子以令天下,是一个非常奸诈的人。而孙权虽然没有曹操如此恶劣,但是他也是在汉王朝奔溃的过程中大发横财,占有了东南一大块的土地,并以为自家产业。而相比起曹操和孙权来说,籍籍无名的刘备不但是当时汉献帝的皇叔,而且他还一心想要匡复汉室,并非为自己打天下。

因此,诸葛亮才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刘备。在这个精心挑选的过程中,诸葛亮高洁的品质,一览无余。因为诸葛亮本人是一个谦谦君子,一心想要报效自己的国家——汉王朝。所以他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一个像自己一样品质高洁,忠君爱国的谦谦君子。在辅佐刘备的过程中,诸葛亮还非常的爱民,所以在后来刘备被曹操大军追击的过程中,几十万人民才会追随刘备迁徙。

因为诸葛亮有着高洁的品质,所以才会选择忠厚的刘备。这也许就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吧。

上一页 12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