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屈原为何会披发行吟 屈原作品

屈原披发行吟

屈原家世背景优渥,但是仕途不顺,两次被发配流放,最后殉国投江而死。在此之前,屈原曾经披发散步江边,然而细细想来,他这一举动却也是对当时楚国朝政的不满。

在古时,只有少数地方的人会披发。真正有文化发达的地方男子都是束发戴冠,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文明人的表现。《左传》中都有记载,孔子学生子路,在卫国内乱的时候,被人砍断了固定帽子的缨,当即停下来,整理自己的帽子,最终命丧他人之手。这么看来,古代文明人对自己的着装打扮真实注意到一种极致的的程度了,即使在危及生命的关头,竟然还在乎自己的帽子是不是戴得还端正。这份勇气,真实让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再来说回我们的屈原,出身贵族又洁身自好,同时性子里还有文人的那份气节。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应该是一个相当注重自己仪表的一个人。但是他竟然做出披发的举动,可见他当时内心是多么的绝望。

还有一说,屈原披发的行为是对当时楚国腐朽的朝廷权贵的一种轻蔑不满与反抗。因为那些权贵上朝时,纷纷都是束发戴冠,一副人模样的正经模样。而真正心怀天下的自己却被流放,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实,在我看来,屈原的这种结果也是他自找的,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混的更好,既能做自己也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本性里的那份“直”让他容不得半点沙子,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才得以在历史上留名。

屈原作品

屈原是春秋时期最杰出的古典人,他在诗歌上进行了大胆地创新。西汉文学刘向刘歆对《楚辞》进行过校订,东汉的文学家王逸也有编著《楚辞》的注本,根据这些校订和注本,得出屈原的作品共有二十五篇。后来据郭沫若先生研究,屈原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遗失了两篇,实在是让人遗憾。

屈原最出色的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在司迁的《史记》中,《招魂》也是屈原的作品。

屈原的作品非常有创造,以往的诗经题材都是四字句的格式,屈原的作品突破这种格局,并且虚词用得比较多,很有韵味,读起来有一唱三叹的感觉。《离骚》是离别的哀愁,在这部作品中,屈原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讲述了自己楚国即将亡国的哀叹和奸臣当道的悲愤。除了《离骚》,屈原的另一篇长诗是《天问》。整篇文字,都是屈原对天地、命运的发问。他大胆质问,怀疑传统,追求真理。《九歌》是屈原被流放到江南的时候写的。《九歌》代表了屈原最高的艺术成就,诗中歌颂楚国英雄,神灵和自然风光以及神话人物,表达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感情。

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心系劳苦苍生,芸芸世界的人。他为了唤醒国君觉醒,不惜结束生命,这是何等的令人感动。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中还充满了“怨”,令很多读者感到惋惜。

屈原天问

屈原有两篇出名的长诗《离骚》和《天问》。《天问》在写作和思考上的奇特却要胜过前者很多。《天问》顾名思义就是问天,这里的天不仅仅包含了天空和上苍,还指大地和世上的一切事物。但因天是尊贵的,古人又有崇拜天地的心理,所以虽然是像天发问,但是因为某种情结不能写成“问天”。

屈原画像

屈原被怀王流放以后,心中的烦苦无人能替他来排解。因而写了这篇上等佳作。

《天问》的奇特在于写作的构思上,他问的不是生活琐事,儿女情长或前途命运。问的是上古传说里的未解之谜中的一些让人费解的奇怪的事,主要分为两类事:第一类问的是和自然界相关的问题。比如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天就是亮的,晚上出现月亮的时候天就黑了?这世界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诸如此类的和天文地理相关的问题屈原还问了很多。

第二类问的则是和传说相关的一些问题,诗人通过问和民间传说相关的问题来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针对禹的传说上,诗人认为他的死不是因为像儒家说的那样因为治水失败而死,而是因为被帝王怀疑和猜忌而死,其实诗人在心底未必真的不认同儒家的说法,而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现在的境遇和对政治的失望。

古代文人在政治上遇挫后,往往会在写作或是文化文学方面有更高的造诣。正所谓“此事古难全”,而失去的不一定就是糟糕的,也许会为你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上一页 12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