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朱熹的思想主张介绍 朱熹九曲棹歌

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生于1130年9月15日,卒于1200年4月23日,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人物,曾经做过南宋的江西福建漳州知府等官,为官清正廉明,创办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武夷书院等,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制度的古人,对后世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性。

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朱熹的思想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道学之太极学,通过研究儒家经典,经过自己的理解发展为义理学说。

朱熹的思想主张的基础是程颢的理本论,理,即为道,太极,他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理,都具有太极的两极性,理在逻辑上高于气,但气具有能动性,是制造万物的原料,理离不开气,它们可以通过渐变达到转化。而且理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相比于气,理为第一性,气为客为第二性,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和气就是太极的两极,生万物,万物调和归一。

这种思想主张已经具有后世唯物主义的辩证论的雏形了,通过对这种思想主张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朱熹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中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哲学思想史却并没有多少的发展,朱熹及以后的追随者们,把中国古代从孔孟时代朴素的哲学思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朱熹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掉歌闲听两三声。”——节选自《九曲棹歌》。全共有二十句,每两句一个意思。开头两句是说武夷山上应该有神仙,山下流着清澈的溪水。这里有何妙处,请听我慢慢道来。

第三、四句说的第一曲,青色的山峰投影在溪水里,山峰叫大王峰,大王峰左边是幔亭峰,传说神仙踩着彩虹桥,聚集在这里,如今没彩虹桥,只留下翠色欲滴的青山。

第五、六句说的是第二曲,此处的山峰叫做玉女峰,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女子在溪边是为谁整理容颜呢?传说玉女峰和大王峰是苦苦相恋的情人,修道之人听了都会难为情。

第七、八句说的是第三曲,那里留着架壑船,停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传说是仙人在此修炼,成仙后就把船留在了这里。

第九、十句说的是第四曲,溪水的两边都有岩石,岩石上长出的青苔垂下来,如同金的羽毛,传说这里有金鸡,但是没人见过金鸡,只看见一潭碧绿的溪水。

第十一、十二句说的是第五曲,这里的云最厚、山最高,像笼在烟雾里,山林中的朱熹没人认识,只听见船夫摇船的声音。

第十三、十四句说的是第六曲,这里最为清静,溪水环绕着苍翠的山峰,落花的声音很轻,连山上子听见了都不害怕。

第十五、十六句说的是第七曲,坐着小船到这里,溪水还是那么绿,回头看见身后的山峰还是那么雄伟,想起昨晚山上下的雨,觉得此处的山泉都是凉幽幽的。

接下来是第八曲,这里快要出山口了,这里的景色很普通,溪水变得很急,再厉害的人都游不上来。

最后两句是第九曲,这里就出山了,突然间天地开阔,一平川,真的是别有洞天。

朱熹的故事

朱熹,世人尊称朱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生年公元1130年 ,卒于公元1200年,享年70岁,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哲学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大家。

朱熹的闲闻逸事有很多,至今还在民间流传,从中我们可以窥探朱熹这个伟人的性格特点。

朱熹的故事有神笔镇流,步步香,鹅湖之会等,最有名的最具有神话色彩的就是神笔镇流了,相传,朱熹某日到访书友的宅邸,看到周围环境郁郁葱葱,山林静谥,一时手痒即找友人要来了笔墨纸砚,当场挥毫泼墨,题写“居敬”二字赠给友人,并留下书写用的茅笔,收到朱熹题字的友人当即如获至宝,把这字和笔当做传家之宝,流传给子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位友人的后人在为官上任时,带着家传至宝坐船渡江,却不料,在过江中途,江中掀起了妖风邪浪,同船的人们避祸不及,纷纷把镇邪之物扔中江中,可是这位后人并没有携带这类物件,情急之下,最后把珍藏的朱熹题字的茅笔仍入江中,顿时,江中风平浪静,众人大喜,事后得知是朱熹用过的神笔,一时传为美谈,就这样,神笔镇流的故事就流传至今了。

还有一个朱熹的故事步步香,也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朱熹晚年时为避祸,住过山下村一茶肆,这间茶肆很独特,坐落乡间林地,竟然蚊虫不侵,原来是周到细心的老板娘用艾草熏过的缘故,后来当地的村民就叫这种朱熹脚踩过的艾草为步步香。

上一页 12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