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野史、秘史

包拯的父亲的生平事迹 包拯的名言

包拯的父亲

包令仪是包拯的父亲,字肃之,是北宋时期庐州人,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人,包令仪小时候认真刻苦,饱读书,并在24岁的时候考中进。

宋真宗年间,担任福建惠安县的知县,后来担任过朝廷的虞部员外郎,掌管铁、茶、盐的生产,曾经还在陪都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过留守。在天圣八年的时候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刑部侍郎的职位。

包令仪的父亲包士通是农民,平常的生活就是耕耕地什么的,曾经在私塾里当过一段时间老师,他的母亲也是世代务农。包令仪曾经更随丈夫在私塾里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包令仪考中进士后,就留在京城,在京城中任职。

包令仪曾经被朝廷派到福建惠安担任知县,干了三年后,又被朝廷召回京城,被授予朝散大夫,行尚书,南京,留守等职,晚年的时候在合肥城内居住,包令仪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刑部尚书,以表示他在为官的时候对朝廷做出的突出贡献。

近年来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父亲的神道牌,碑上有刻着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显而易见,这是包拯留下来的的珍贵的遗物,是他尽自己的孝道的体现。

包拯在年少的时候,拼命念书,学习知识,包拯曾因为要侍奉年迈的父母拒绝做官,因为自己的父母想念的缘故,包拯知道双亲离开人世,自己的守丧期满才离开故乡,朝廷做官。这样的尽孝道,被家乡的人称赞,被传为佳话,影响着故乡的父老乡亲们。

包拯的名言

包拯,世人称之为包青天。青天则是对清官的称呼。关于包拯的名言,都出自于他在各个地方做官时所写的诗句中。他说过关于廉和贪的句子,廉洁正直的人时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官员就是百姓的强盗。这句话是包拯向皇上上书的时候说的,他做官期间一直秉承着廉洁刚正的精神,蔑视贪官,刚正不阿。他也曾说摒除任何私心杂念,要直率为人,无私和正直是修身处世的基础。

包拯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祖父是平民,父亲是进士,在朝做刑部侍郎,与文彦博的父亲是世交关系。因为有父亲这一层世交关系,所以包拯与文彦博后来亲上加亲,结为亲家。他28岁考取了进士,考取进士便要进朝做官,但是包拯是出了名的孝子。就像他的名言所说,只要他的母亲在,他就要在身边,不会远离。直到36岁包拯的父母逝世后,他才放下心去天长县做知县大人。在上任期间,他断了一桩神奇的案子,于是名声就此远播万里。他为政清廉,聪明武断,受到上级和百姓的赞许,之后朝廷重用。

他从来不会阿谀奉承,拍上级的屁,也不会动用小心思骗取上级的的欢心,更不会为了一己利益而骗取百姓的金钱。对于这样贪赃枉法的官吏,他主张要罢掉他的官,革掉他的职,让他永远远离朝廷。做为百姓父母官,要挺身而出,为百姓尽心尽力,既然国家委以重任就要好好执行任务,为国家为百姓做事乃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包公的铡刀歇后语

包公的铡刀不认人这句歇后语说的就是包青天的铁面无私,在断案上,刚正不阿,在中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开封府包拯最高的刑具就是这三口铡刀。

传说当年宋仁宗亲自给包拯的权力,见到这三口铡刀就是见到了当今圣上,而且这三口铡刀可以先斩后奏,当时朝中大臣没有不怕这铡刀的,这三把铡刀分别可以斩杀不同身份的人。

头铡,可以铡皇亲国戚,就算太子也不在话下;头铡则是为朝中的贪官污吏准备的,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奸贼臣子,这是等待他们的下场;头铡则可以处置一些地方官员,无赖。

这三口铜铡是在清朝的《三侠五义》中流传开来的,之后被运用到各种戏剧当中,加了不少的修饰和美化,但凡有包拯出现的艺术作品中,铡刀的描述都是一大亮点,包青天的故事被不断改编,样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只有这铡刀是数百年来不曾变化的,诗中扮演包拯刚正威严形象的象征物。

在诸多元杂剧中都有包拯用铡刀处理犯人的场景,但是在元朝其实是没有铡刀这种刑具的,甚至没有腰斩这种死刑,可能是元朝的统治者横行不法,私自用铡刀用刑,所以在当时社会留下了这样的影响。

到了清代,在《三侠五义》的说明解释后,人间更相信包拯和三口铡刀的;联系密切,文学作品对文化的传播,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甚至是后期一系列文化风气的传承都有极大的影响。

上一页 12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