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抗日军政大学创立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在十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1月,红军大学从瓦窑堡迁至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教育委员会主任。

抗大的教育原则是:“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抗大“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抗大的教育方针、内容及实施都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一切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中心任务。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明确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为抗大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一题词后来成为抗大的校训。抗大从第二期起面向全国招生,入学后实行军事编制,过严格的军事生活。抗大的教学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分为政治课、军事课和工作方法课。政治课包括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列主义哲学、中国问题、日本问题、时事政策等。军事课侧重于战略战术、连以下的步兵战术、军事理论,包括战略学、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军事地形学、战术动作、战斗指挥、射击、刺杀、爆破等。工作方法课包括民众运动,政治工作,陕甘宁边区经验介绍,八路军经验介绍等。抗大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强调“少而精”、“理论与实际联系”、“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集体研究”、“自动学习”、“互相帮助学习”等。抗大中,师生们过着战斗生活,学习和战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课堂和战场是分不开的。中共中央的领导非常关心抗大的工作,除了教员授课以外,一些中央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经常到校上课或演讲。学员除了听课外,还成立了“救亡室”,开展课外娱乐活动,并和教员一起建设校舍,开荒种地,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1936年6月至1945年8月抗大共举办了8期,在此期间,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

1945年8月,抗大总校奉军委命令挺进东北,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抗大共培养出10万余名人才,分配到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工作,为发展壮大革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起了巨大作用。

上一篇:冬学运动开展下一篇:陕北公学的创办
上一篇:冬学运动开展 下一篇:陕北公学的创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