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马克思提出综合技术教育

1866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克思在8月底给出席这次大会的伦敦代表拟定了一个提纲,即《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在《指示》中,他把教育理解为3件事:智育、体育、技术教育。文中还提到“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这表明上述的技术教育就是综合技术教育。马克思认为,综合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后来列宁把它理解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熟悉一切主要生产部门)列为教育组成部分,可见,他非常重视综合技术教育。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是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生产,它必须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以异化劳动为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这种劳动使人降低为动物。人沦为机器的附庸,造成了工人残缺不全,形成了片面发展的人。但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要求用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人。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特别是综合技术教育,甚至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不仅是提供社会生产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因为结合技术教育可使人很快地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可使人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社会的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便摆脱了分工给人带来的片面性。

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的提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苏联和中国的教育实践都产生过影响。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加剧和职业流动性的增强,综合技术教育越来越显得必要。

上一篇:全德妇女联合会成立下一篇:职业义务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