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经院哲学的兴起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教父哲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8、9世纪,盛行于12、13世纪。爱尔兰哲学家爱留根纳(John Scotus Erigena,约810~880)被公认是经院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论自然的区分》一书明确提出了经院哲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哲学与神学的关系、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以安瑟伦(Anselmus,约1033~1109)、罗瑟林(Roscellinus,约1050~1113)和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1079~1142)等人思想的形成为标志,经院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体系化阶段。进入13世纪,阿尔伯特(Albert,1193~1280)和托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将经院哲学推向极盛。此后,由于种种原因,经院哲学逐渐衰落。

经院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调和哲学和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经院哲学家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使神学哲学化。为此,他们努力发掘古代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遗产,以逻辑和哲学方法论证《圣经》和神学命题。

由于经院哲学家大都长期执教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由于经院哲学被教会奉为正统哲学,因此,在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直接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一部分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过程中,大师的讲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师往往吸引着众多的学生,从而使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阿伯拉尔在巴黎大学的讲学、阿尔伯特和阿奎那在意大利一些大学的讲学,都直接推动了这些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此相联系,由于经院哲学家大多曾在大学任教,他们的著作往往是大学的教科书,这就使经院哲学成为大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使大学成为经院哲学的研究中心,这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客观上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在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过程中,经院哲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在经院哲学兴起之前,基督教会一直排斥亚里士多德学说,而奉柏拉图思想为权威。经院哲学家主观上是以亚里士多德学说论证基督教义,但在客观上,由于经院哲学获得了正统的地位,也使亚里士多德哲学逐渐为教会所接受,并取代柏拉图哲学原有的地位成为新的理论权威。由于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学校,特别是大学的重要教学内容。③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由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复兴”,经院哲学家强调理性与信仰的调和,因而使理性在长时间遭到排斥之后,重新获得了合法性。另一方面,正是意识到理性的重要作用,经院哲学家通常都强调理性训练,主张通过知识教育,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托马斯·阿奎那就曾明确指出,理性能力的发展应被视为教学的基本目的。由于经院哲学和经院哲学家的推动,注重理性发展、思维训练,成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大学教育的普遍特征。史学家们认为,经院哲学兴起而产生的注重思维训练的大学教育传统,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乃至17世纪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一个历史根源。④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家的教学实践中就得到不断的运用,以后便成为中世纪大学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经院哲学的方法固然有其烦琐,甚至荒唐的一面,但它对训练理论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是有重要作用的。⑤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发展。在经院哲学家中,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以安瑟伦为代表的“唯实论”(Realism)、以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Nominalism)和以阿伯拉尔为代表的“概念论”(Conceptualism)三大派别。围绕着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个派别进行了长期的论争。这在客观上为大学形成教学自由、研究自由的风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另一方面,这种学术论争也有助于大学职能的转变。中世纪大学主要是以培养神学家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发现与创造,是中世纪大学与近代大学的重要区别所在。但是,由于经院哲学家在大学中的学术探讨和争鸣,为中世纪大学摆脱狭窄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上一篇:约克主教学校创建下一篇:阿尔弗雷德大兴文明教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