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主教学校的产生

在西欧中世纪,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由于这个原因,先后出现了一些附设于教堂的教育机构。主教学校(cathedral school)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因通常附设在主教驻节地而得名。主教学校事实上并不是一种学校,而是几种性质相近的学校类型的总称,其中第一种类型是歌颂学校(sing school)。4世纪时,教皇塞尔伏斯特(Pope Sylveester)在任罗主教时,曾在其教堂内开设歌颂学校,以培养唱班的歌手。527年(一说为531),托勒多(Toledo)宗教会议认可此类学校。到595年,教皇哥利高里(Pope Gregogy the Great,540~604)为歌颂学校制定标准,规定这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歌唱、拉丁语和阅读等基础知识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教堂唱诗班的成员。到8世纪末,歌颂学校得以推广,几乎所有大教堂都附设有歌颂学校。

主教学校的第二种类型是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这类学校最早在英格兰建立。7世纪前后,罗马教廷派遣传教士到英格兰传教。由于英格兰人普遍不通拉丁语,而宗教仪式又是用拉丁语进行的,为了传教,首先就必须进行语言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631年,传教士在英格兰创办了文法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子弟,以拉丁语、拉丁文法和基督教义的基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高级官吏和神职人员为主要目标。此后,这类学校在欧洲大陆相继建立起来,但办学的宗旨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不再是以进行语言教育为目的,而是以传授作为进一步学习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古典知识为目标。

主教学校的第三种,也是最为重要的学校类型,就是主教学校本身。在教堂教育的各种学校形式中,这类学校的程度与水准为最高,大致与修道院学校相仿。这类学校大都设备良好、教学科目齐全。学校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既包括基督教教义、教父著作、宗教礼仪,也包括“七艺”和古典作家的作品。在规模较大的主教学校中,通常还专设有神学学校。在这种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坎特伯雷主教学校和约克主教学校。

上一篇:“七艺”的演变下一篇:《国法大全》的编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