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古儒库拉的形成

古儒(Guru)系古代印度“奥义书时期”(约前800年始)对吠陀经义颇具研究的人。他们兼具笃信梵天而又能阐述吠陀文献的双重品质。古儒最初周游各地,教导青年,被视为神圣经典的传播者;以后则定居家中,设校授徒,史称古儒库拉(Gurukul),意即明师家塾。此为印度最古老的学校,因主要讲授吠陀经典而又称“经义学校”。这类古儒库拉在奥义书初期还尚少,但至奥义书末期则趋于发达。

古儒库拉的教育带有浓重的家庭教育气氛。一般儿童入学年龄为7~8岁。儿童入学前须经过隆重的仪式,即入法礼(Upanayana),此为再生族为进入婆罗门教人生四期之第一期(梵语为阿什拉姆[Asramas],阿什拉姆既指苦行得以实践的地方,又意为实践苦行的行动,故古儒库拉的教育也被称做“阿什拉姆的教育”)而举行的仪式,从而成为再生种姓;然后需经古儒许可,方可成为学生,而许可与否则取决其品德,因为惟品德优良者才有条件学习吠陀作品。儿童在仪式中须立定誓愿,表示忠贞,承诺看守圣炉和行乞之类的义务,并为古儒服务。一俟仪式完毕,儿童即入住古儒库拉。通常在12年漫长的学习岁月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需每日早起,虔诚祈祷,打扫庭院,打水生火;伺奉古儒,尊师爱师,严师生之礼和惟师命之从;定时沐浴,衣着朴素,睡眠于地上,行乞于各地,借以习惯于艰苦生活。乞讨乃为“平淡生活和高尚思考”,而非经济困难所致,乞讨所得之物还须用以奉师。

古儒库拉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吠陀经典,更在于培养性格和砥砺智能,即给予学识和谆谆训诲正义。旨在使学生对学问和文化养成尊敬感,对家庭、社会和祖先尤其对婆罗门教的文化传统有成功负起责任之愿望。归于吠陀文献的“吠陀支”的六种,即语音、韵律、语法、字源、天文和祭祀礼仪,史称“六科”,为古儒库拉最低限度的基本学科,是学习记诵吠陀经典(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正确进行吠陀祭祀的基本训练。讲述世俗事务的“副吠陀”亦属学习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古儒口头传授吠陀经典的语句,不加说明解释,而学生只需机械背诵,不准怀疑,且要记忆纯熟,不得有误。最初无书写学科,全凭口耳传诵;后来书写虽普遍使用,但口耳传习仍为主要教学方法。

担任古儒者首先应是为婆罗门教的僧侣,要精通所授的学业和善于引导学生服从规则,其品德行为均应符合圣典之要求;应忠贞、和善、言语清晰、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安于行乞、乐于传道授业,毫无保留地传授一切知识给学生。

12年的古儒库拉或阿什拉姆的学习结束后,学生要进行一定的沐浴仪式,并被称做“斯那塔卡”(snataka),表明学生已经完成人生第一期的阿什拉姆学习并可进入第二期:结婚并担负起家庭重任,梵语称做“格厉阿斯塔”(grihastha)。人生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为森林隐士(vanaprastha)和云游各地的苦行者(sannyasi)。12年的古儒库拉或阿什拉姆学习就是为人生以后各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奥义书问世下一篇:佛教寺院教育的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