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学经典,四书之一。儒家重要经典,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资料。汉时,学者一般称《论语》为“传”,宋时才正式称“经”,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

成书情况 《论语》约成书于战国初年。经秦传至西汉有三种《论语》:①《鲁论》,20篇;②《齐论》,22篇,比前者多《问王》、《知道》2篇;③《古论语》,出于孔壁,21篇,有《子张》2篇,篇次亦与《鲁论》、《齐论》不同。汉成帝时,张禹授《鲁论》,并讲《齐论》,称《张侯论》。东汉末,郑玄以《鲁论》为基础,参考《齐论》和《古论语》,为之作注,成为后世的流传本。

内容 《论语》为孔子、孔子弟子言行记录汇编,其主要内容为:①关于孔子待人应物、揖让周旋、出处语默的记述,反映孔子严守礼仪的思想和精神风貌;②孔子对古代圣贤、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秦伯、伯夷比干箕子春秋时政治家管仲子产以及门人的评论,反映了孔子关于圣人、君子、小人的划分及划分标准的思想;③记述孔子与其弟子言志的言论,反映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④关于孔子对时代和时人的评论的记载,表现了孔子对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不满;⑤记述孔子回答弟子问仁、问孝、问交友之道的言论,反映了孔子以求仁为核心的修己思想;⑥记述孔子回答弟子和他人问政的言论,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经济思想;⑦关于孔子论学的言论之记述,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⑧孔子有关天命、生死、鬼神、祭祀的言论,体现了孔子天命鬼神观念;⑨孔门弟子及他人对孔子的评论,反映了孔子的人格和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⑩记述孔门弟子有若曾参子游、子张、子夏等人的言论以及他们之间的分歧,反映了孔子逝世后儒家的分化。

注释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自汉以降注释者甚多。较重要的有郑玄的《论语注》(已佚),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以及当代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

上一篇:曾参 下一篇:为己之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