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

以怜恤同情爱护他人的心情处理国事民生。孟子所首倡的一种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到了孟子时代,就发展为仁政思想。孟子以“心”释“仁”,把“仁”的原则运用到政治领域,就形成了所谓的“仁政”主张。

仁政的理论基础是仁。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由此断言:“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的实质和作用。行仁政也就是从“不忍”达于“所忍”的过程,亦即扩充仁心、“推己及人”的“推恩”过程。所谓“推恩”,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就是从“亲亲”到“仁民”。

孟子的仁政学说也是一种“王天下”的主张,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竞言“王天下”,孟子所主张的以仁政来“王天下”的道路也就是“王道”。“王道”与“霸道”有别(见王道霸道),仁政与暴政对立。孟子认为行仁政、“王道”要发自内心,要像帝那样,“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王”、“霸”的区别在于前者靠“德”后者靠“力”。孟子指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行仁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其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在上施政者有无“仁心”,愿不愿以“推恩”来行仁政。由于在上的君主一“心”系仁政之得失,于是就要有作为“王者师”的人来“格君心之非”,因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这是把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化为简单的君主个人“心”中的意念趋向问题。《礼记·大学》篇就充分发挥了孟子的这种观点,把“正心”、“诚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但也没有解决如何从道德理想转化为现实政治的运行机制问题。

孟子所主张的仁政还要求君主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精神“发政施仁”,要“省刑罚”、“薄赋敛”、“不违农时”,使“民”“耕耨以养其父母”。他还设想使“民”有“五亩宅”、“树桑”以使“五十者”“衣帛”,有“彘”以供“七十者”“食肉”,有“百亩田”以使“数口之家无饥”。总之,要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即“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措施都是孟子在“制民之产”的思想指导下所设想的仁政的具体内容和“王道之始”。此外,还要对“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具体发挥了孔子的对民要“庶之”、“富之”、“教之”(《论语·子路》)的思想。为了贯彻仁政主张,孟子针对当时土地集中现象(即“暴君污吏必慢其疆界”)提出恢复已经废弃很久,连孟子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井田制,因为孟子认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如果实行了“井田”,那就“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同上)。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被视为迂阔,而后世儒家却倍加推崇,成为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主流。

上一篇:《乐论》(荀子) 下一篇:民贵君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