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

上古贵族礼仪的汇编。儒家经典之一。

书名的沿革 《仪礼》一书,两汉通称《礼》,并无“仪”字。《汉书》的《艺文志》、《景十三王传》等,都称《仪礼》为《礼》。郑玄的《毛笺》和《三礼注》,凡引《仪礼》处,都只举篇名,而不称《仪礼》。东晋元帝时,荀崧奏请置《仪礼》博士,始有《仪礼》一名,但未成为通称,如张参《五经文字》引《仪礼》文字很多,都称“《礼经》”,而不称《仪礼》。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用“《仪礼》”之名,遂成通称,沿用至今。《仪礼》是西汉所立五经之一,故又名《礼经》,以此与当时流传的礼的各种《记》相区别。但汉人也有将《仪礼》称为《礼记》的,如《史记·孔子世家》说“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出”,文中的《礼记》,指的就是《仪礼》。《后汉书·卢植传》、郭璞的《尔雅注》等,称引《仪礼》文字,也每每称其为《礼记》。这可能是《仪礼》经文之后大多附有记的缘故。《仪礼》又称《士礼》,因为此书所记,以士的礼仪为主。

传本与篇次 汉代《仪礼》的传本有4种,即大戴(德)本、小戴(圣)本、庆普本和刘向《别录》本。庆普本早佚,世无传本,1957年,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出土一批《仪礼》竹木简,经专家研究,即庆普传本。四种传本都将全书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射乡等4类,但篇次完全相同的,只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3篇,其余各篇则前后错杂,不相一致。戴德本以冠、婚、丧、祭、乡、射、朝、聘为序,排列各篇,《丧服》1篇相传为子夏所作,故列在最后。刘向《别录》本以有关冠婚、乡射、朝聘的10篇居先,有关丧祭的7篇列后,大概是前10篇为吉礼,后7篇为凶礼,依吉凶人神为序。戴圣本所定篇次最乱,似无条理贯穿。郑玄注《仪礼》时,认为二戴本“尊卑吉凶杂乱”,而刘向本“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从《别录》本篇次。宋人王应麟又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对礼的分类法,将《仪礼》17篇分为4类:《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等3篇记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礼,属吉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4篇记丧葬之礼,属凶礼;《士相见礼》、《聘礼》、《觐礼》等3篇记宾主相见之礼,属宾礼;《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公食大夫礼》等7篇记冠婚、宾射、燕飨之礼,属吉礼。王氏分类较合理,学者多采用之。

今古文问题 据《汉书·艺文志》,汉代的《仪礼》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之分。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今文经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汉书·艺文志》目录:“《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前者为古文《仪礼》,后者为今文《仪礼》。所谓《礼古经》,出于鲁淹中(或说出于孔子壁中),有56篇。“《经》七十篇”,即高堂生所传的17篇《士礼》,“七十”乃“十七”之误倒。今文经只有17篇,古文经比它多39篇。今古文《仪礼》都有的17篇,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文字上有差异。古文经多出的39篇,因不在当时通行的今文经之中,人们多不传习,不久就失传了,故称“逸礼”,其面貌今已不可知,甚至连篇名也无从考见。《周礼》、《礼记》的郑玄注,以及其他一些古书的注疏中,曾提及《天子巡狩礼》、《朝贡礼》、《烝尝礼》、《王居明堂礼》、《大明堂礼》等篇名,王应麟认为就是39篇“逸礼”之属。元儒吴澄将其汇辑分类,附于《仪礼》各篇之后。邵懿辰则认为,后人所引及吴氏所辑,文字既不古朴,内容与17篇也不相类,当是好事者的伪作。郑玄注《仪礼》,于今古文文字,择善而从,不偏主一家,因此,今日所见《仪礼》,已无所谓今古文问题。

成书年代 《仪礼》的成书年代,学者间有争议,古文经学家认为出于周公,今文学家认为出于孔子,古代学者大都踵此二说。如崔灵恩、陆德明、贾公彦、郑樵朱熹、胡培翚等持周公手作说,认为《礼记·明堂位》所说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仪礼》、《周官》等书,是周公损益三代之制而成;或认为《仪礼》词意简严,仪节详备,非周公不能作。司迁、班固等则认为,《仪礼》是孔子慨叹周室式微,礼崩乐坏,乃追迹三代之礼而作。皮锡瑞、梁启超等也同此说,认为《礼记·杂记》有鲁哀公派孺悲向孔子学习士丧礼的记载,这是孔子作《士丧礼》的明证,据此可以推定,其余16篇也是孔子所作。他们还认为,《仪礼》的文字风格,与《论语》颇有相同处,其内容也与孔子礼学思想相一致,孔子很重视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8礼,而《仪礼》所记,正是这8种礼仪。邵懿辰还认定,《仪礼》17篇并非因秦火而残阙,而是孔子手定,用以教弟子的原典,17篇已足以总揽礼的大纲。但是,《杂记》所记是否真实,则很难断定,崔述就认为“今《士丧礼》未必即孔子之所书”(《丰镐考信录》)。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荀子·大略》引《聘礼志》“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与《礼记》“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之语相似,可能荀子时已有礼书,可以作为《仪礼》的蓝本。近人沈文倬先生认为,《仪礼》一书是春秋至西汉之间陆续完成的,其中有关丧礼的4篇年代最早,约在春秋末期,且与孔子有关,其说较为公允。

影响与价值 儒家倡行礼乐治国,作为礼乐制度的理论形态,则有《仪礼》、《周礼》、《礼记》等三部典籍,世称“三礼”。三礼之中,《仪礼》出现最早,并首先取得经的地位,西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仪礼》居其一,其后又为唐九经、宋十三经之一。儒家重视人生各阶段的礼仪教育,《仪礼》中许多篇,正是这种教育的礼法,如《士冠礼》为成年教育礼。《士昏礼》为婚姻教育礼,具有法规的作用。有关丧礼的几篇,奠定了封建社会宗法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最为深远。还有数篇记述贵族之间的礼仪,包括外交礼仪,其中许多礼仪原则沿用至今,成为礼仪定式。到宋代,《仪礼》又经学者的删削整理,以家礼的形式推向民间,并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影响很大,如《士昏礼》所确定的“六礼”的原则,至今犹保存在韩国的传统婚礼中。《仪礼》所记,及于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朱熹认为三礼中“《仪礼》最醇”,颇具卓识。

注释及版本 最早为《仪礼》全书作注的,是东汉郑玄。《仪礼注》(郑玄)的刻本很多,今日所见最好的有宋严州本(清黄丕烈士礼居重刻本)、明嘉靖五年徐氏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本)。到唐代,贾公彦作《仪礼郑注·疏》。今日所见最好的版本,为宋景德官疏本,此书共50卷,每半页8行,故称八行本,现藏北京图书馆,经元人补刻。清人张教仁将严州本与景德官疏本合刻,最便读者,已收入《嘉业堂丛书》。清代《仪礼》之学极盛,集大成者为胡培翚《仪礼正义》,有同治七年刻本、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等。

上一篇:天官意物 下一篇:得民心者得天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