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经文多出17年。其记叙的史事,甚至晚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其作者、年代、真伪,历来争论甚多。《汉书·艺文志》认为是春秋时期鲁太史左丘明所撰,共30卷。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是西汉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学者据各国史料编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认为《左传》在晋代以前,经自是经,传自是传,“以《左传》附经,始于杜预”。《左传》解释《春秋》,以叙事为主,而与《传》、《榖梁传》偏重阐释义理迥异其趣。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通过历史事变的记述,让人们理解《春秋》的内涵。记事详明,文风朴实,文字优美,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该书在汉代属于古文经典,遭到今文经学的排斥,古文经学家刘歆主张将其立于学官,而被今文经学家否定,其理由之一是“左氏不传《春秋》”。《左传》在西汉平帝和东汉光武帝时,曾一度立于学官,但很快又被废除。《春秋》三传中,有学者认为《左传》晚出。也有认为《左传》早出的,今人杨伯峻便认为“《左传》成书在公元前403年魏斯为侯之后,周安王十三年(前389)以前。……《公羊传》和《榖梁传》的成书在后。”(《春秋左传注·前言》)在《汉书·艺文志》中,《左传》被列为“春秋类”的榜首。《左传》备受古文经学家的推崇,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将其列为《春秋》三传之首。历代重要的注本,有西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等。中华书局出版有今人杨伯峻以阮元刻本为底本、结合敦煌残卷、日本《金泽文库》本等而成的《春秋左传注》。《左传》保存的重要史料,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春秋榖梁传》 下一篇:乐肃庄则民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