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性起伪

变化人的本性而致力人为。荀子关于道德和礼义起源的命题。语出《性恶》。荀子在讨论礼义的起源时提出:“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壇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仪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是性恶论者,认为平常人之有礼义,是由于圣人教化的结果。即使是圣人自己,其性也是恶的,其所以成圣,也是由于积伪的结果。荀子提出化性起伪,是为了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按照荀子的观点,性、伪之分,也就是先天的与后天的区别。先天的属于性,是不可事、不可学的;后天的属于“伪”,也即人为,是可以经过学习、努力而得到的。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说存在矛盾,无法说明礼义的起源及其重要。因为如果人的本性就是善的,就合乎礼义,那么圣王、礼义就成为多余的了。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任其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会导致天下纷争和大乱,于是需要圣人出来制定礼义,规定人们社会等级的差别,这样才能建立起一套社会秩序,使天下大治。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礼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这话的意思是说,性伪相待而成:因为有性恶,所以需要人为;因为有人为,所以最终人可以为善。达到天下大治的条件是“性伪合”。作为性恶论者,荀子提出化性起伪,是强调道德礼义的外在规范性,这是他与作为性善论者提出四端说而重视道德的自律与自觉的孟子学说的不同之处。

上一篇:人最为天下贵 下一篇:《春秋公羊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