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与神

“几”、“神”系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易传》做过较全面的解释和应用。《系辞》:“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几即发生在吉凶变化之前的先导和征兆。周敦颐说:“动而未形,有无之闲者,几也。”(《通书·圣第四》)朱熹注:“动静体用之闲,介然有顷之际,则实理发见之端,而众事吉凶之兆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闲”正是形容吉凶变化发端的微细。

神,在《易传》中主要涵义有三:①人格神。《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易传》对有神秘性、与神明相通的事物也称“神”。《系辞》:“蓍之德圆而神。”“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神物”指蓍龟。②指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奇妙性。《系辞》:“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由于变化奇妙深微,有时表现为神速不可计,没有运行却已到达。神又指万物进行奇妙变化的功能。《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妙成万物的功能被称为神。《系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此处神也指运化功能。荀子说:“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正是此义。③指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颖悟。《系辞》:“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其德”指《易经》的性能,“神明”即深入领会。神也指自如地把握事物变化并取得成功的高超智慧。《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这里盛赞《易经》通达天地万物的功能为“至神”,而《易经》为先圣所作,故也是对圣人智能的美誉。以上三种用法都含深奥微妙之义。《易传》在使用“神”概念时,上述涵义常兼而有之。

“几”作为“动之微”和吉凶先兆,正是天地神功的表现。周敦颐说:“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通书·诚几德第三》)《易传》认为,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须深刻领悟事物之几微。《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只有研究并理解了诸种细微变化,才能对天下事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置。《系辞》:“知几,其神乎。……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知几则知“阴阳不测”之神。对几观察和领悟的程度,标志智慧和认识的水平。有才德的人一旦觉察到事物发展的苗头,就会立即行动,或防患于未然,或抓住有利时机,以成就利民之功业。

上一篇:博士 下一篇:古文经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