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体说

汉代象数派易学家为给《周易》卦爻辞寻求根由而采取的一种扩大取象范围的方法。按互体说,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二卦外,62卦每卦二至四、三至五交互而成为两个三画卦。一个六画中包含4个三画卦。卦爻辞如果从六画卦之上下体找不出象的根由来,便可从中间四爻交互而成的另外两个三画卦或由此两个三画卦构成的六画卦中找。如屯卦之二至四互体为三画卦坤,坤为女,故屯二爻辞称“女子”云云。又如泰卦中间四爻交互而成震、兑,合之为六画卦归妹,故泰六五爻辞称“帝乙归妹”云云。

汉人又从一卦中间四爻交互而成两个新三画卦的方法中推演出连互法来。连互法有五画连互和四画连互两种。以屯卦为例,下五爻为,上三画为艮,下三画为震,其间加上一阴爻则为頣,是为五画连互。屯卦下四爻为,上三画为坤,下三画为震,其间加上两阴爻则为复,是为四画连互。

汉魏以来易学家有的认为《系辞下》“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云云讲的就是互体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孔颖达疏认为是互体说。

汉人用互体说解《易》,最早见于《京氏易传》。以后郑玄、虞翻注《易》皆用互体说。魏人王弼、宋人胡瑗、王安石以及朱熹解《易》皆不用互体说。

上一篇:《周易郑注》 下一篇:《焦氏易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