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

礼记》篇名。因通篇论述礼义的本原和礼制的演变,故刘向作《别录》将其列入“通论”类。“运”字有运动、演变、旋转之义。郑玄的《三礼目录》认为,本篇的得名,是由于篇中“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旋转之道”。“礼运”意即礼的运转。

内容 本篇内容,依其顺序可约略分为四节。第一节,由孔子哀叹周鲁的失礼起首,伤今思古,遂论及五帝三王的优劣,以彰明三代俊英之事。将往古历史划分为“大同”与“小康”两个有本质区别的阶段,并加详细描述,这是本篇的精华部分。第二节,论述礼的紧要。认为礼本于天,法于地,列于鬼神,充塞于宇宙,贯穿于人类社会的丧葬、祭祀、射御、冠婚、朝聘等各个方面,得之者生,失之者死。第三节,论述礼的起源,以及祭祀仪节、礼品由陋朴到隆盛的过程。第四节,论中古祭祀之事及死丧之礼,并杂论礼义和礼的因革。全篇论礼大义,以天地为根本,以阴阳五行鬼神为枢机,以正君之身为标准,以治理社会为目的,以大道之行、三代之英为典范。

历史观 本篇中交织着两种历史发展的观念。

一种是对礼仪制度的发展观,认为它如同五行四时的更迭、运行,是周而复始的。时代称之为“大同”,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时期。当时大道行于世,天下人皆知为公。社会由人民推举的贤达共同治理,权力用禅让的方式转让。人们讲究信用,和睦相处,能把自己对亲人、子女的爱心推及于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有所养,人人尽职,致力于公,财富属于全社会而不浪掷。既没有阴谋与邪恶,也没有盗窃和作乱。到夏商周三代,大道既隐,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的私有观念普遍产生,社会财富变为私家之物,人们只爱自己的亲人和子女,谋诈和战争也随之发生,胁国乱君之徒时有所见,因此已不能以礼让为国,不得不以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制度来转让国家政权,以平息天下之争。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以礼治乱世,使天下复安,是小康时代最杰出的人物。孔子希望社会能再回到“大同”时代去。这种演绎历史的方法,把上古作为黄金时代,把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看做令人痛心的倒退,这就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

另一种是对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观,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是由原始、野蛮的阶段逐步进化而来的,如上古没有釜、甑,人们只能在烧热的石头上烧黍米、豚肉而食,凿地为尊,掬水而饮。在宫室出现之前,人们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茹毛饮血,羽皮为衣。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渐次出现宫室、台榭、丝麻、布帛、陶器等,以及炮、燔、烹、炙等各种炊食之法。这种物质生活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周而复始的。这种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史观。

影响 《礼运》关于“大同”与“小康”的论述(见大同小康),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私有制社会中的弊端,同时又展示了儒家世界大同的理想蓝图,对于鼓舞人们追求社会进步,有其积极意义。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受到“大同”及“天下为公”的思想的深刻影响,在他们的理想国中,都有大同世界的影子。康有为曾融合《春秋》公学的三世说与西方进化学说,作《礼运注》,以阐发“孔氏之微言真传”为名,提出社会将由“乱世”发展到“升平世”(小康),最后进人到“太平世”(大同)的理论,是受《礼运》影响极深的代表者。

上一篇:公孙弘 下一篇:胡毋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