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见图)。东汉许慎作。

著作始末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用先秦古文字写的儒家经典被废弃,一度不行世。汉初,社会上通行的文字是隶书,即所谓“今文”。武帝时所立五经十四博士都是今文经学博士。景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宫室,拆毁孔子旧宅时,在夹壁中获得《古文尚书》、《论语》等数十篇先秦古文典籍,由此而出现古今文之争。与此相类似的古文材料,不仅民间时有所见,而且还在各地的山川所出土的鼎彝上屡有发现。今文经学家不能释读这类文字,便妄加诋毁,认为是好事者的伪作。不仅如此,他们在解释经文的字义时,多以隶书为文字的初形,任意分解,以逞臆说。许慎认为,文字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要弘扬儒家的五经之道,就必须明了文字的源流变化,精通文字之学。同时,为了彻底推翻今文经学的谬说,迫切需要总结以往的文字学理论,建立起完整的文字学的说解体系。许慎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曾因作《五经异义》驳斥今文经学,而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誉。许慎广泛搜集先秦两汉的《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凡将篇》等字书和古文字资料,与文献相结合,做综合研究,撰为《说文解字》。初稿完成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其后又用20年余时间反复修改,方才定稿。安帝建光元年(121),于病中遣其子许冲献于朝廷。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撰,宋刻元修

内容 《说文解字》14篇,加叙目1篇,共15篇。收字以小篆为主,共9353字,按字形和结构,分列于540部,“分部别居”,“以形系联”,创造了系统的部首编字法。又收籀文、古文等异体为重文,附于小篆之后,共1163字。加上对文字的说解,全书共133041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对汉字的形、声、义进行综合研究的文字学专著。每字首列小篆,其下用“六书”说推究本义,又从古代典籍和语言实际中分析、归纳,确定字义,字音则用“读若”的方法加以标注。此外,它还完整地揭示了文字的形声系统,并根据语音和字义相依的原则,说明文字的本义。《说文解字》的内容及于古代社会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医学、军事等各个方面,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书中曾广泛征引刘歆郑兴、杜林、卫宏、班固等著名学者的论述,由于他们的著作今已散佚,这些因《说文解字》而得以保存的部分,尤足珍贵。《说文解字》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字义说解系统,是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文献以及释读甲骨、金文等古文字材料不可或缺的阶梯。其不足之处是,分部体例不够严谨,文字归属比较零乱,查检不便,有些字的说解有错误。

影响 《说文解字》面世后,即为当世所重,屡屡为著名学者郑玄等所称引。到唐代,被李阳冰肆意改窜,面目全非。宋太宗雍熙三年,徐铉奉诏校定《说文解字》,使原貌得以恢复。又嫌原书篇帙繁重,遂将每篇分为上、下,共30卷。又补入原书未收入的420字为“新附字”,列于卷末,还在每字之下添注唐人孙愐的切音,凡原解之下又加注释者,均标以“臣铉曰”以示区别。此本世称“大徐本”,徐铉之弟徐错另有《说文系传》,世称“小徐本”。《说文解字》开创了后世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从而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专门学科——“《说文》学”,后世所编的字典几乎都沿用它所创立的体例。《说文解字》是传统文字学的不祧之祖,清代学者研究尤盛,最著名的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近人丁福保的《说文解字诂林》将前人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集于一书,最为详备。

上一篇:五性六情 下一篇:许慎
分享到: